今天是学习“不读财报就出局”第十四堂课。
一、从“利润表”上判断假账的方法:
1.看财报不能只看“ 利润表 ”,因为“营业收入”并不能完全代表公司的真实利润。

有的公司想把利润表做的好看些,人为做假账,“利润表中”“营业收入”创新高,进而“净利”不断上升,但是如果公司做的是假的交易,出去的货款无法真正变成现金收回,“资产负债表”中现金不会大幅增加,这部分钱只能在“应收账款”中体现,进而会引起“应收账款”的答复增加,相对应的“平均收现天数”会越托越长,就是说如果一家公司的“平均收现天数”在持续增大,很有可能它在做假账。
总结做假交易的公司的财报特征:
(1)营业收入大幅增加。
(2)净利大幅增加。
(3)现金不会等比例的增长,因为销售额都是假的。
(4)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5)平均收现天数越来越长。
2.改变折旧,延长折旧资产的使用年限
比如公司有10辆商务车,每辆50万,总计500万。折旧费用原本使用3年,每年折旧为166.6万,而做假账可以把折旧年限改为5年,这样每年的折旧费用为100万,那么每年的折旧费用就省下了166.6-100=66.6万,即净利润增加了66.6万。
“利润表”只是一个预估的概念,所以要三张报表结合看。
二、在资产负债表上做假账:

“资产负债表”表现的是具体一天的情况,这样就容易做假账,比如表现的12月31日这天公司总资产,如果近几天卖出公司的设备等变为现金,等表格做好,过几天重新把设备买回来,这样报表体现了总资产的增加,但实际没有增加。
所以看财报一定要三张表一起看,最重要的是“现金流量表”。
三、总结
公司的所有经营活动都会在财报中体现,其特性是指标慢慢变好或变差,报表上的数字除非碰上罕见的特殊情况,不然是不太可能出现一夜之间发生大幅变动的。
长期来看,做假账一定会在财报中留下蛛丝马迹,要仔细分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