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在这座城市小有名气。
作家原本并不是搞写作的。高中毕业后,作家跟着村里的二大爷去城市里打工。农民工的生活单调枯燥,白天干活很辛苦,别人晚上没事就去热闹的地方逛。作家有时也去,但更多的时间是窝在板房里看书看报纸。
看累了,作家就索性写上几段,有些是随感而发,有些是模仿自己看的书里面的写作手法随意涂鸦。作家写的东西就随手记在纸上,没有主题,没有目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时写完随手就丢掉了。
其实,作家上学的时候就写得一手好文章,但语文老师改作文时总带着有色眼镜,作家的文章总得不了高分。哎,谁让他成绩偏科那么厉害呢,没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哪个老师会重视!
来源于网络再后来,作家在报纸上看到本市一家知名杂志社的投稿通知,就买来稿纸和钢笔,将一些工地上和城市里的所见所闻认认真真的写下来寄给杂志社。作家根本没有指望能被采用,但作家慢慢形成了一种习惯,他用心去写的文章投递出去后,似乎就像把故事讲给了一个用心聆听的忠实听众。
作家给自己取了一个笔名叫做“心书”,从自己寄出第一份稿件开始,两年的时间,作家用“心书”的名字寄出的稿件不下百件。两年的时间,作家重来没有中断过,因为他本来就没有抱任何希望的去做这件事。
在一个很普通的一个下午,头戴安全帽,浑身被汗水浸透的作家正在往推车上搬水泥。工地上看门的老张头喊他去领一封信。
那是一封挂号信,是作家收到了杂志社的第一封领取稿费的挂号信。作家兴奋异常,写的文章居然也能挣钱?
那天晚上,作家没有看书,而且,他失眠了!
接下来的日子,作家继续写小说。他看书的时间少了,工地上的活也心不在焉!
但是,稿费却越来越频繁的寄到他住的板房来。几百甚至上千元的都有,有些以前投寄的稿子也发表了。杂志社的主编亲自回信和作家交流,称赞他的文章有真感情,接地气。
后来,作家成了杂志社的签约作家。作家一心扑在了写作上,工地上的工作也不再干了。作家在城里人住小区里租了套干净、宽敞的大房子。作家偶尔回工地给二大爷和工友们带些吃的喝的。大家都说作家变了,变洋气了,变的像城里人了。
作家能不变吗,作家的名气在这座城市里越来越大。作家经常被杂志社安排在书店签售,被安排去外地学习和交流,被安排各种应酬……
作家写作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读书看报的习惯几乎不再坚持。
不过,作家写的文章的发表率却越来越高,几乎每一篇都会一字不改的在杂志社出版的刊物的专栏上发表。一些读者对作家文章里的用词不当的地方出提出质疑时,杂志社甚至解释为“另有深意在其中”。
形式如六月李的天,前一刻晴空万里,下一刻大雨倾盆。杂志社因为股权争夺及内部管理原因,经营出现了危机,关门了。
作家只能另谋出路。不过,作家觉得这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影响,毕竟可以投稿的地方还有很多。
作家把写好的文章又寄给了另外一家杂志社,不过自己换了了个笔名,叫做“浴生”。作家换笔名的事没有在媒体上发布公告,他想要重新开始第二次写作之路。
作家后来写了好多文章,投了好多次稿件。
不过,就好像刚开始创作时的情形一样,自己寄出去的文章竞都石沉大海。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