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美食
走进江华寻苦荼

走进江华寻苦荼

作者: 阳明雾 | 来源:发表于2018-06-13 17:19 被阅读165次

    戊戌年6月5日约宁远疑红,双牌杜鹃红及周家塘蒋颠师一行四人前往江华县寻茶,一到县城江华苦荼茗茶传统传𠄘人,瑞鑫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老总张杰热情的接待了我们。

    江华有一种茶,曾在长沙马王堆出土,而相关部门在此地研究此茶30余年,至今都都不能改变其让其走出大山,它一旦被移植到外地,不是死亡,就是变异,且半死不活,

    走进江华寻苦荼

    江华苦茶原产于南岭山脉,主要分布在九嶷山和萌诸岭 。以江华县的二岔河、 码市 、 湘江 、 具江 、 大圩 、 河路口;兰山县的百叠岭、 火市 、 大麻、 荆竹等地最多 。位置约在北纬 24°40′~ 25°20′;东经 111°30′~ 112°20′;海拔高度多在 1000 ~ 1500m 之间 。林深树密,田畴稀少,在气候区划中属于南岭亚热带湿润冬季温暖区。根据江华县历年气象资料,年平均温度为 17.5 ℃,雨量在1 600mm以上, 蒸发量 1 250mm 左右,相对湿度83 %,日照时数 1 376h, 常年早霜期 11月 24 日,晚霜期2 月24 日,无霜期达 278d,极端最高气温 37.9 ℃,极端 最低气温 -6.9 ℃。植被都是常绿阔叶林。土壤主要是红壤及山地黄棕壤,表土层富含腐殖质, 结构良好。土壤俗名有黄泥土 、 黑泥土 、 灰泥土 、 红泥土、 沙泥土五种泥土。生长在黑泥土和灰泥土里的茶树特别繁茂

    走进江华寻苦荼

    苦茶的源流

    王威廉以古代汉字 、 汉语的研究为 “示踪原素”,对历代有关文献进行考查, 阐明我国苦茶的记载至少有 2500 年的历史。 “考茶说茶” 中揭示茶源于中国,“荼” 是灌木茶树,“木贾” 是乔木茶树 。 “荼” 就是茶,“木贾”是苦茶 。“木贾” 的本义是一种落叶乔木。晋郭璞注 《尔雅》,已明白地描述 “木贾,苦荼”,就是茶树,是木本植物 。后来, “木贾随着时代和地方发生过一系列的音变,如瓜芦 、 皋芦、 高芦、 果罗 、 过罗以及物罗等词 。追根究底,这一音变原来就是来自苦茶 。 “木贾” 虽然早载于 《尔雅》 一书中,但由于它是苦茶的合音的假借字, 所以后来往往只提苦茶,而很少单用 “木贾” 来记述茶树 。木贾是苦茶树,而苦茶却不是木贾树

    走进江华寻苦荼

    江华苦茶属半乔木型,大叶类,其树姿、 叶片形态、 解剖结构、 生化成分均与云贵高原的大茶树相似,所制出的红碎茶,外形黑润带棕,颗粒重实;内质汤色红艳,金圈厚,滋味浓强,具有云南大叶种风格,又有独特的香型,可与国内外优质红茶比美。 [1]

    江华苦茶具有遗传组成上的异质性。 引种到湖南长沙,江华苦茶原种株系的单株之间株形、叶形、 色泽、 发芽迟早、 内含生化成分等方面出现较大的性状分离现象,形成了江华苦茶各种类型。 江华苦茶性状的分离与器官的,形态演替,主要分化为四种,即白叶苦茶、青叶苦茶、金汗卜苦茶和紫芽苦茶等。 [2]

    江华苦茶简介

    走进江华寻苦荼

    因其中带香而著称,既是饮料,又是良药,可以医治积热、腹泻和心脾不舒等症,民间流传用它来治疗感冒。苦茶叶片肥大而质软,芽头肥硕,所含单宁咖啡碱等有效成分都比一般茶高,是制作红砖茶的优质原料。

    走进江华寻苦荼 走进江华寻苦荼

    江华苦茶属植株小乔木型,主干明显,分枝部位高,离地约40-90cm,分枝稀疏,为直立状,在自然生长情况下,植株高3-4m,最高者达5m以上。大叶类,叶片呈椭圆形,叶色黄绿,叶面光滑,叶薄而富有光泽,锯齿稀疏,叶尖延长,海绵组织发达,栅栏组织1层,石细胞多,草酸钙结晶少。中生种,嫩梢芽叶肥壮,持嫩性强,茶芽无毛或少毛。花型较大,直径3.5-4.0cm,花序丛生,10-11月为开花期,结实少,种子直径为12.9mm。

    茶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直立,分枝稀疏。叶椭圆形,叶色黄绿,有光泽,叶面平或稍隆起,叶齿稀浅,叶尖渐尖,叶质较厚脆。芽叶肥壮,淡绿色,茸毛少或无。花冠直径3.5~4.0cm,花瓣7瓣,子房茸毛多,花柱2~3裂。种子棕黑色,种径1.4cm。 芽叶生育力和持嫩性强。产量较高,每667平方米可达150kg左右。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3%、茶多酚30.0%、儿茶素总量19.3%。适制红茶。制红碎茶,色泽棕润,滋味浓强,汤色红浓。抗寒性和适应性较弱。结实性中等。

    走进江华寻苦荼 走进江华寻苦荼 走进江华寻苦荼

    江华苦茶为典型的苦茶,其简单儿茶素含量较高,与云南勐海野生大茶树相似,而复杂儿茶素含量又与撞形种(缅甸种)、阿萨姆种、中国种(灌木型)相似,表现出既有原始类型的特征,又有进化型的特点。夏茶鲜叶多酚类含量39.21%,水浸出物48.50%,氨基酸164.0mg/g,茶氨酸249.90mg/g,制红碎茶,外形色泽乌润,颗粒重实,内质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金圈厚,叶底红亮均匀,香气具特殊风格,其品质可与国内外优质红茶相比;制绿茶,鲜叶杀青时,茶汁较多,不易干燥,茶味苦而又耐冲泡。产量尚高,幼苗适应性弱,根系不甚发达,扦插繁殖成活率一般,应加强技术管理、适于在湘南红碎茶茶区推广种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进江华寻苦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xs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