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读书书与书评
快时代稀缺的“专注匠人”

快时代稀缺的“专注匠人”

作者: 匣子李话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21:51 被阅读5次

1922年,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瑞士一个名为柏林根的村庄建了一座石头房子,作为他的私人办公室,在这里他发表了重要著作《心理类型》,总结了他与之前好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思想上的差异,后来被人们称为分析心理学的鼻祖。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亚当·格兰特,在2012年一年的时间里发表了7篇重要论文,可以想象这是多么高的一个产出。在被聘之前他共计发表了60多篇论文,外加出版了一本书,叫做《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这本书后来还登上了《纽约时报》的杂志封面。

微软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有一个习惯,他每年都要进行两次“思考周”,在这段时间里,他会在湖边的小屋里读书、思考大局。在一次的思考周中,他写下了著名的“互联网浪潮”备忘录,以至于有了现在广受欢迎的微软公司。

仔细辨别你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在无干扰状态下专注的进行工作,这个时候个人的认知能力会达到极限,从而为世界创造出新的价值。这种状态就是这本《深度工作》中所介绍的“深度工作”。

也许前面那些名人轶事离我们很遥远,没什么感触。那么它具体跟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是一名学生,想想看,你周围是不是有一种人,他们没怎么学习,但是成绩就是稳居第一?如果你是一位已婚的职场人士,想想看,你周围是不是有一种人,他们不但是职场上的精英,而且家庭生活也和谐美满?他们能把工作和家庭兼顾得很好,不但如此,他们可能还有一身的特长,在哪儿都能吃得开?其实这些人也都具有这项深度工作的技能。

书的作者卡尔·纽波特给深度工作下了定义。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与之相对的就是浮浅工作。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展开。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书的第一部分用很多事例介绍了深度工作的益处:你可以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限度的产出。书的第二部分则介绍了如何做到深度工作。作者卡尔·纽波特把它列成了4个准则。

准则一:工作要深入

准则二:拥抱无聊

准则三:远离社交媒体

准则四:摒弃浮浅

准则一中介绍了四种哲学。

禁欲主义哲学:书中举了唐纳德·克努特的例子,他是一名作家,他跟外界的联系都是由他的行政助理处理的,他可以说是过着隐居的生活。这一类的人他们对世界的贡献是实在的、清晰的。

双峰哲学:就是说把个人时间分为两块,一块进行深度工作,过禁欲的生活;一块进行浮浅工作,处理日常事务。我们之前介绍的那位沃顿商学院的终身教授亚当·格兰特便是这一哲学的践行者。他会将所有的课程集中到一个学期,其余时间进行深度工作。并且在这一学期的每个月,他还会进行两三次的为期2-4天的禁欲生活,在他深度工作的时间里别人是联系不到他的。

节奏哲学:小说作家村上春树每天会写作五六个小时、跑步十公里。像这样每天固定时间进行深度工作的方式就是节奏哲学。一旦养成了习惯,每次你都能很轻松地启动深度工作。我觉得这种方法适合于大多数人。

新闻记者哲学:书中举了记者沃尔特·艾萨克森的例子,他被称作“美国最优秀的杂志记者之一”。他的情况是这样,只要有空闲时间,就能立刻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工作似乎从来不会扰乱他的节奏。这种方法能够高效利用每一点时间,不过作者也说了,不建议新手使用,因为未经练习,就让头脑迅速从浮浅转入深度模式,这种迅速的转换可能会严重削弱你有限的意志力储备。

看看上面的四种哲学中哪种跟你的生活最匹配,选出最合适的那一个,把它变成习惯,坚持下去。就像大卫·布鲁克斯说的“伟大的创造性头脑如艺术家般思考,却如会计般工作。

当然了,一时半会你可能还不知道从何下手,那么来看看这套方法怎么样:

原则1、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一个明确的目标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激情,列出你所有的目标,选出你最想实现的那几个。

原则2:抓住引领性指标。

有了明确目标之后要衡量自己的成功程度。在4DX框架中,有两种衡量指标: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

滞后性指标用于描述你最终尝试改善的方面,比如你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这一指标要到目标完成的那天才能衡量。

引领性指标则衡量了实现滞后性指标的新行为,比如你每天投入多少时间到深度工作中,这一指标在短期内可以调整。

由于滞后性指标出现的太晚,来不及调整行为,所以作者建议选择引领性指标,对于深度工作的人而言,就可以是深度工作状态的时间。

原则3: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

计分板可以强化你的动机,一旦你注意到在引领性指标上取得的成功,你就会很想把这种状态保持下去。

原则4:定期问责。也就是定期回顾总结。

这个是《深度工作》的作者卡尔·纽波特在书中介绍的一种方法,他自己也在用,他说这种做法激励了他每周挤出更多的时间投入深度工作,你也可以试一试。

无论你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深度工作都可以作为你的核心竞争力。在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可以说它是一项不容易被时代淘汰的技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快时代稀缺的“专注匠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yc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