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是开展线上学习的第一天,各种微信群、朋友圈就刮起一阵“吐槽”风。
精选槽语如下:
家长吐槽:
“群里哪个家长有*年级下册的书没有,急等!”
“家里三四个小孩,我自己也要网上办公。电脑、手机、电视不够用,咋办啊?”
“我家小孩边听边吃,心不在焉,怎么办啊?”
“我两口子都在上班,小孩有没有听,没办法监督啊!”
“手机在小孩手里,听完课就玩游戏。”
……
老师吐槽:
“我成客服中心了。”
“我不想当主播。”
“这个点,还在催作业,这样的日子何时了。”
“线上学习,比正常上课还累。早点开学吧。”
“论网课形态下,老师如何保护眼睛?”
“居家上班,头晕眼花颈椎疼,还没地方锻炼。”
……
好事者吐槽:
“停课不停学,不一样的声音。在全民‘抗疫’的关键期,教育又要出来捣乱了!请教育部门叫停这种吃力不讨好、效率低效果差、形式主义盛行的所谓‘停课不停学’的全民网课!尤其是小学生的全民网课,真没这个必要!”
“全国确珍人数逾四万,我不建议这个时候只让孩子安心读书。孩子们的书桌上不能只安放没有思想的头颅。孩子们需要和他们的时代同频共振,孩子们需要上一节家国情怀课,需要上一节敬畏自然课。”
……
槽语纷飞,网课该怎么上?
离开学校,老师、学生、家长,该怎么合作完成教育大业?
不急,我们先说一下买衣服。所有人买衣服,都会自己选。依据有二:一合身,二喜欢。有条件的还会考虑,不要大众化,以免经常撞衫。
网课为什么不会自己选呢?教育为什么还要千人一面,千校一面呢?
当然大家都会说:学校的教育不就是统一上课,统一作业,统一考试么?向来都是如此,教育还可以自由选择吗?
那我要请出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了:“从来如此,便对么?
我们提了很多年的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正好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得以实现,为什么不用呢?
先说说在线学习学什么?
赣教云初三语文安排的课程,昨天是《修辞等语文知识》,今天是《病句辨析和句子排序》。我看了所讲内容都是常规的知识和方法,对大部分学生很有帮助。但语文程度好的学生早就掌握了这些知识或方法。就没必要跟着一起学了。
其实所有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需,从网络上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来学习。网络课程有两大特点,一是丰富。各大网校,各大平台,所有知识点应有尽有,大多是免费课程。精僻点的就出点钱购买,也花不了多少钱。二是课程可以回看,一遍听不懂,多听几遍,可以做到每个知识点都能搞懂。
除了知识性的学习,还有很多文化阅读,时政热点,尤其是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多了解、多关注。
总之要根据自己的短板,自己的兴趣定制自己所需的学习内容。
再说说在线学习怎么学?
学校的教育弊端之一就是模式单一,方法单一。老师备课面对所有人,备一样的课。没有办法实施个性化学习,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所以有的学生觉得太简单,听得乏味;听不懂,有的学生又觉得太难,听不懂。那么在线学习正好可以弥补这个不足。觉得太简单,可以找难点的知识云学习。觉得太难的,可以多听几遍,反复回看。
网络学习也支持一对一的线上交流,不懂可以线上请教老师。
如果说学校的学习是老师“以教为主”,学生没有办法选择。那么现在线上学习,正好可以实现“以学为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如学习时间的安排,自觉的学生就可以在白天学习,家长去上班也不要紧,不用监督。不自觉的学生就安排在晚上学习,家长在家,可以监督。
总之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水平,定制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古时候,孔子提出因材施教。孔子认为人天性有不同,“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有困而学之者,有困而不学者。”所以孔子主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接受和理解能力不同的学生,要教给他们不同的教育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孔子认为“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不同的人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智能时代,个人秉赋差异与教育手段雷同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由小问题,累积成大问题。我们应该利用网络的有利优势,以学为中心,实施私人定制的教育,定制学习内容,定制学习方法。真正实现大儒朱熹所说:“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
未来已来,在线学习,老师完全可以进化为“导师”,给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一份专属的教育进程表,不仅有学科知识,更有人文素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