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想法
庞氏骗局为何姓“庞”?

庞氏骗局为何姓“庞”?

作者: 奥励给666 | 来源:发表于2022-02-11 12:56 被阅读0次

庞氏骗局是一个古老的骗局,他骗人的手法很简单,就是用后来投资者的本金支付给前面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一旦没有新的韭菜入局,庞氏骗局就会彻底崩盘。

所以,当资金池扩张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骗子大概率会选择卷款跑路。庞氏骗局为何姓庞呢?

最早搞庞氏骗局的是一个意大利人,名字叫查尔斯·庞兹。庞兹这个名字跟”胖子”谐音,但事实上人家是一位高高瘦瘦的骗子。而且,庞兹虽然出身在意大利,但主要在美国搞事情。在1903年的时候,庞兹从欧洲坐着小船到了美国。

庞兹不是钻石王老五,连二百五算不上,因为他到美国的时候兜里只剩2块5毛钱了。所以他肯定不是去游玩,而是寻找发达的机会。虽然口袋里没钱,但庞兹有一个100万美元的梦想,试问哪个努力翻身的咸鱼没个梦想呢?100万美元在那个时候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目标”。

梦想是美好的,但命运是坎坷的,庞兹的起点太低,他只能从餐厅的服务员做起。虽然遭受社会了的毒打,但庞兹心中的梦想并没被浇灭,而且越烧越旺,最后长出了“第三只手”——盗窃。结果很显然,被发现后他被餐厅开除了。

眼看在美国混不下,他又跑到了加拿大,在一座名字叫蒙特利尔的城市落脚,还找到了一份银行职员的工作,也算是跳槽成功了。当然啦,什么样的机构就吸引什么的人才,这家银行的手脚也不太干净。庞兹干了一段时间就发现,这家银行给储户的利息高达6%,比其他银行都高。

为啥能这么壕呢?原来这家银行是在拆东墙补西墙,把新储户的钱兑现给原来的储户,这样的事当然无法一直玩下去,不久银行老板就跑路了。

这种行为给了庞兹很大的启发,庞兹开始伪造支票,想捞一笔走人。结果老板没被抓住,作为小虾米的庞兹被逮住了,吃了三年牢饭。

可惜的是,三年时间太短,没法让庞兹洗心革面,庞兹出狱以后开始重操旧业。在1911年的时候,庞兹充当蛇头,参与了从意大利到美国的偷渡计划,结果运气不太好又被警察给抓了,判了2年。

人在江湖飘,总是在挨刀,在美国混了十几年,离当初定的小目标似乎越来越远了,庞兹有点小沮丧。但命运是公平的,它不会忽视任何一条执着于翻身的咸鱼,哪怕这个人是个骗子。

出狱后,庞兹盯上了国际回信邮票券,这个券其实是一个远在西班牙的企业给庞兹寄信的时候附上的邮资。当时想要跨国寄信就必须拿着这张票券去美国邮局兑换成邮票,然后将邮票贴在信封上,才能够寄出去。

为何要这么麻烦弄个邮票券,而不是直接附上一张邮票呢?因为西班牙的邮票美国不承认啊,这个国际回信邮票券却是全球通用的。

庞兹拿到这个券就研究了一下,发现在西班牙这个邮票券卖30分,但在美国邮局只能换5分钱,也就是说西班牙和美国的汇率是6:1,当时真正的汇率是6.6:1,如果把这些邮票券囤积起来赚这个差价,是不是就有套利的空间了?

庞兹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其实这个逻辑并没有错,金融巨额索罗斯当时阻击英镑的时候,赚得就是这种货币间的汇率差价。但汇率这玩样儿差价是很低的,想要赚钱就得庞大的资金规模,以及充分的流动性。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不断向全世界推销金融自由化,也就是到处忽悠新的别的国家开放外汇管制,货币的流动性已经大大提升了,而美国很多对冲基金都拥有庞大资金规模,索罗斯创立的机构就是一家对冲基金。

两个条件都具备,才有了后来每10年一个经济危机,美国资本家都会举起金融屠刀收割全世界的说法。如果大部分国家外汇管制都很严格,资本家哪怕把韭菜连根拔起,也只能把肉烂在锅里跑不出去。

庞兹很聪明,如果出身晚半个世纪的话,或许他真能成为一名金融奇才。可惜的是,当时的美国还没有成为霸主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且邮票券这玩样儿数量有限,操作起来又麻烦,根本没有赚头。

但作为一名骗子,理论上成立就已经够了。他通过这种合理的逻辑去构建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庞兹为此建立了一家公司,并且他以这家公司的名义对外公布,只要你投资我,我把你的钱用来买国际邮票券,风险很低但收益很高哈,只要45天你就可以获得50%的利息。

按照逻辑,国际邮票券的套利理论上顶多只有10%的收益率。很显然,庞兹撒了个大谎。但这个广告很有吸引力,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吸引了100万美元的资金,庞兹顺利完成了最初的梦想,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在巅峰时刻,庞兹公司的投资者高达4万人,募资额也超过1500万美元。

庞兹拿到钱后大量购置豪宅豪车,一边享受奢靡的生活,一边也能暗示投资者自己财力雄厚,有实力带领大伙一起发财。不但如此,庞兹还把远在意大利的老母亲接到美国来享福,当众演了一出苦情戏,让人们相信大孝子怎么会骗你钱呢?

剩余的钱,庞兹用来买了很多银行的资产,希望可以和银行绑定,如果他破产了银行也跟着倒霉,这样就没人敢动他了。承诺这么高的收益率当然玩不了多久,很快就有人开始质疑他,最早揭露庞兹骗局的是一名叫巴伦的财经记者。

没错,他就是那个《巴伦周刊》杂志的创始人,而且他本身就是一位金融专家。巴伦当时就公开质疑,按照庞兹的说法,将所有的资金用来买这个国际邮票券的话只少得买1亿多张,而当时万国联盟一共只发了两万多张,剩余的钱去哪了?

庞兹噎住了,并没有直接回应巴伦的质疑,而是请了一个记者来给自己刷好评。不过这个人也不是什么好鸟,他获得庞兹骗局内幕后,转手就把消息卖给了媒体,最终这个骗局很快就败露了。

一夜之间,庞兹就身败名裂,从金融天才变成一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不久后被正式逮捕。庞兹出狱后继续行骗,前前后后折腾了又折腾了十几年,最终死的时候身无分文。

虽然庞氏骗局是以庞兹命名的,但他肯定不是最出息的那个娃。用庞氏骗局的手法玩得最久、骗得最多是前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主席麦道夫。

这个麦道夫更加聪明,他并没有像庞兹那样承诺投资者那么高的利息,而是只搞了10%,所以他能玩20年。直到2008年金融危机,投资者疯狂挤兑的时候,骗局才彻底败露。麦道夫把庞氏骗局玩了这么久,被骗的投资者不计其数,其中不少社会名流。被骗的金额高达650亿美元,所以麦道夫被称为史上第一巨骗。

事迹败露后,麦道夫直接被判150年,这个就比庞兹吃的牢饭要多得多了,相当于终身监禁。

庞氏骗局虽然手法简单,但非常具有迷惑性。我之前也讲过了,绝大部分的投资经理长期而言都跑不过大盘这个指数。

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他能战胜市场,长期实现高收益,大概率就是骗子无疑了。所以,作为投资者一定要擦亮眼睛,增加常识以防上当受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庞氏骗局为何姓“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ba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