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样升起,但人却有醒不来的。
——刘慈欣《三体》
01
一场疫情,像上帝按下的暂停键,整个世界似乎停了下来。
李文亮走向天国,科比悄然离去,地震突如其来……更可怕的是,澳大利亚一场山火,大火从9月烧到现在,带走近5亿动物,烧毁1000万公顷林地,倒掉2000处房屋。
不禁让我想起《流浪地球》说的:“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当你看到飞禽走兽被人类宰杀时,的确该意识到生存是一种幸运;当你看到社会贫富呈现极端化,怎能不体会到生存是需要争取的,是残酷的。
我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越来越觉得这世界还有无数我们未知的力量。就像《鬼吹灯》里说的: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必须不存在的。
我们以为人类什么都知道,只有在天灾面前,人类才会意识到自己弱小如蝼蚁。你再快都有比你更快的,你再慢也有比你更慢的。
知道在哪儿,世界就变得像一张地图那么小了;不知道在哪儿,感觉世界才广阔。
这样的日子,不自觉思考生命的意义。
02
最近读《三体》、看《流浪地球》、刷《生命·觉者》节目,正好还有一期是关于科幻的对话。
看完后,有一种强烈想分享的冲动:
1.最早的科幻可追踪到1818年,英国著名小说家玛丽·雪莱创作的《弗兰肯斯坦》;也有人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就是说,那些谈论未来的变化,讨论技术给人类的影响,就可能被归为科幻。
2.威尔斯在1895年出版的《时间机器》,一上来就讲四度空间,第一次给世界一个全新的时空观:时间是可以改变,可加速、减慢,于是空间也可以转变。
3.技术发展过快,让明天在昨天晚上就到来了。或者说,技术已让科幻中无数的未来已经嵌入到现实生活中,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思想跟不上现实节奏,科幻作者跟不上技术。于是,科幻本身需要一场革命。
4.对于中国,很庆幸有刘慈欣的《三体》、郝景芳的《北京折叠》等作品,直接让我们追上世界科幻发展的步伐,让中国科幻在全世界繁荣起来。
5.1902年,梁启超在他唯一的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就把中国要搞世博会的想法写了出来。他说2062年,中国将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当世界走向末日时,中国走向未来。最不可思议的是,他在写这篇小说时,还翻译了一篇国外小说《世界末日记》,同时放在同一杂志上。
6.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这几十年一系列的变化,本身就像一个科幻。神奇的是,在1910年《新中国》里也有一篇文章,写的是在未来中国要搞世界会,是在上海浦东搞,并且地下会有通道把上海连接起来,并且有高速列车等等。
7.人类必须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战战兢兢、小心地发现宇宙,才能保证我们有更好地发展。我们也需要一种全新的科幻,来反应人类未来的生活,这需要更多的人来创造。
03
像上面的这种让人开眼界、引人思考的观点还有很多,科幻本身简直就是个迷。
据说科技圈大佬几乎全是科幻爱好者,比如:苹果的乔布斯、谷歌的拉里·佩奇、亚马逊的贝索斯、腾讯的马化腾、小米的雷军、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
他们都是小时间很喜欢科幻,心中种下了改变世界的梦想,并用他们的想像力和才能,创造了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或者说,喜欢科幻的人正好拥有成功最重要的要素——好奇心。
最重要的是,读科幻小说让我们思考:我们是谁?将向何处去?科学带给我们怎样的未来?我们是否需要这样的未来?如果不需要,该怎么行动?
梁东总结说:“我们以前习惯于在内在世界里面构架一个对未来的想象,然后下意识地用我们的行动去实践这个想象。这件事情已经变成了一个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觉得作为人,小的时候就应该这样去做,然后到老的时候,再对过去做的事情做一个意义上的总结,形成某种的连贯性。但是好像现在飞快发展的技术变革,令到以前的这个逻辑和这个闭环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被穿破的效应。那么,我们的生命在这样一个穿破的过程当中,应该重新该如何定义呢?甚至它是否还需要定义呢?”
我忍不住思考起刘慈欣在《三体》中话: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你最喜欢的科幻电影或小说是什么?
另外,咱们007不写就出局作为写作社群,未来会不会有人写出优秀的科幻作品呢?
突然好期待,就像期待疫情早点过去,期待有你加入咱们007一样。
码上加入007,我们一起不出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