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从教5年来也见过上百位父母,如果说他们有个共同点的话,那就是焦虑。现代社会,没有人不焦虑,只是在为不同的事情焦虑,可怜的要数职场的父母,他们拥有不可替代的双重焦虑,不仅为工作升职烦恼,为人际关系糟心,还要为孩子焦虑,前有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被气到心梗的妈妈,后有为孩子教育争执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的,很多父母不禁感慨,“我们小时候也没有父母为我们操心过,还是考上了大学,找到了工作,怎么现在家庭教育就这么难了?”这个问题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在《爱、金钱和孩子》中明确给出了答案:时代不同。
现代社会再也不是从前那个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的温饱时代,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做5%金字塔顶端的精英,所以有一系列的“弯道超车”、“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别人学了你不学就是落后”的其妙言论。一次考试成绩下滑,就开始担心从此以后孩子的成绩会一蹶不振,考不上大学人生无望,有这样蝴蝶效应思想的父母绝不在少数,所以他们盯着孩子,逼着孩子,还美名其曰:我为了你好。
然而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呢?我遇到过一个小男孩,他只有九岁,本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年纪,但他却患有紧张性抽动症,当他感到紧张时,他的肚子会不自觉抽动,会一直眨眼睛,而最让他紧张的对象居然是他的妈妈,因为妈妈平时脾气比较急躁,对没有写完作业的他会大吼大叫,为了治他写作业磨蹭的毛病,妈妈甚至让他写到凌晨,每次看到孩子无辜的大眼睛一闪一闪的望着我,我都会觉得很心酸,最亲的人变成了孩子最怕的人,母亲也很后悔,跟我哭了好几次,“如果我不那么焦虑,不那么逼他,会不会……”
会吗?会吧?会的。家庭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尤其是亲子关系联结最紧密的母亲,一名情绪健康的母亲能带给孩子比金钱更重要的财富。后来我使用正面管教中的“积极暂停”帮助他们重建规则:当妈妈的行为让孩子感觉到紧张时,使用一个专属暗号,提醒妈妈冷静,等妈妈冷静完毕,可以使用“重启按钮”重新开始对话,同时,我送给孩子一个捏捏球,让他感觉到紧张时就捏这个球,并且向自己暗示“我的双手双脚都很温暖。”因为当人紧张时,为了保护内脏器官,血液会更多的流向腹部,这时我们的四肢会变得冰冷,这样的自我暗示同样能让孩子消除紧张,现在孩子的妈妈已经能比较好的控制情绪,孩子的紧张性抽动症基本也不治而愈了。
我们这届父母很多都受过高等教育,但很遗憾的是,虽然十年寒窗苦,但却没人教我们怎么做一个父母,所以我们会遇到很多育儿挑战,觉得养个孩子太难了,但如果每天抽时间学一个育儿方法,知道遇到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心里有了底气能极大改善自己的焦虑,每天一个育儿方法,漫漫育儿路,有我陪伴,不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