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本是人生寻常事,这世上没有人不曾生病,但大多数时候也只是自己忍受痛苦的同时连累身边的人一起担心操劳,谈不上有多少积极的意义。
当身处逆境时,不妨有意识的训练自己以更加现实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的考验,看看从逆境中能得到什么于己有益的东西。
很多情况下,疾病会成为我们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好机。
根据佛陀的开示,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
人在病中,也许能比平常更深刻地认识痛苦。日常生活里让人不如意、不开心、伤心、烦恼的因缘是那样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非在愁中即在病中。
但是人们总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认为探讨苦的话题是不妥的。
遇到问题和麻烦,一般人惯常的反应是尽力逃避或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
然而一旦生病了,尤其是大病,就再不能说:“一切都很好,没有问题。”或者:“那是以后的事,现在不用担心。”
我们不得不暂停下来,想一想痛苦是怎么回事,而人生又是怎么回事?
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大类,苦苦、变苦和辛苦。
所谓苦苦,就是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比如身体和精神的创伤,病痛、恐惧、生死离别。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谁也不会把它们误认为是别的东西而想去追求、亲近。
变苦是指通常被我们理解为快乐的种种体验和现象,因其本质为苦,而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
比如现代人的很多烦恼和疾病都是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的,吃喝是生存必需的条件,好的饮食会令人感到愉悦,但这种愉悦不会随着饮食量的不断增加而增大,如果其本质就是快乐的,你吃喝的越多应该越快乐才对。
然而,过度饮食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导致多种疾病,这说明饮食的快乐里包含着痛苦。
人们的生活方式,自以为快乐的一些行为,像长时间使用电脑、看电视、开车、熬夜、唱歌、跳舞、喝酒等,都会造成疾病。
同样,相聚是快乐的,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相聚的快乐里隐含着分离的痛苦;
恋爱是快乐的,而相爱容易相守难,恋爱的快乐里隐含着争吵、猜忌、怨恨的痛苦;
年轻貌美是快乐的,只是岁月无情催人老,年轻的快乐里隐含着衰老的痛苦;
为人父母是快乐的,可把那样娇小脆弱的生命抚养成人,要付出多少精力。
提心吊胆、不寝不食,这其中又有多少辛苦!
升职加薪是快乐的,不过压力和焦虑也随之而来,办公室政治升级,各种关系处理起来令人头疼。
个人财富增加后如何保管、保值和分配,都是操不完的心。
仔细思量,人们生活中每一项快乐都含带着日后的痛苦。
较之苦苦、变苦,行苦是一种更深刻也更细微的痛苦。
它是指陷于轮回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
身心受到严厉牵制,被种种烦恼束缚。
普通人的生命皆是由烦恼中来、到烦恼中去,全然不由自主的流转流转。
以上文字摘自《次第花开》希阿荣博堪布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