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让你快速从枯燥的论文中找到你的论据,让你从很厚的一本书中,找到能治愈你的病的建议,而且让你越读速度越快,还能越读越开心?
关键是运用这3个步骤去读。
我称之为“掌控阅读步走”。
前奏:
掌控全局—— 我读这本书、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最忌讳的是拿来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直接翻开就读。
不带目的地读书,请问你在干嘛呢?
想象一下,不拿着购物单去超市,很多人会闲逛起来,浪费时间不说,还会买回一大堆本来没有计划买的东西。
1. 你要做的是“掌控全局”,不是被全局所掌控
所以,最最重要的是——
明确你的目的。
--找论文资料:那么你及要找能支持你观点的,也要找反对你观点的,这样才够全面。对你来说,背诵下来就不重要了。
--准备考试:寻找关键知识点进行阅读、背诵。对你来说,分析各方观点也许就不重要了。
--娱乐:好玩,脑洞大即可。
--了解大致内容:维基百科
2. 行动
这个过程也许只有几秒钟,但是应该始终带着这个问题读书。
你可以找张纸写下来,比如,我为了完成一年200本书的时候,就写下了这些(截取一部分)。
3. 这个步骤的好处
--有助于深入思考,找到自己所需,不需要的,果断抛弃,别浪费时间。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合理利用时间。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我的第一栏“阅读目的”都很简单直接,而第二栏基本上都是打着问号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
第一栏就像是有人告诉我:嘿,这有几坑你要刨啊;而第二栏是告诉我:照着这个深度刨才给工钱!
所以,为了刨坑且得到工钱,我看书之前是要想想“读书的目的”的。
热身:
写下你对这个主题的所有认识和想法
不热身就上场100米冲刺,不怕拉上肌肉腿抽筋吗?
可是很多人就是喜欢以奇怪的方式提高所谓的阅读效率——拿过一本书就开始读。
读书是一项脑力活动,不热身,会很快丧失兴趣,脑子容易卡壳,然后就读不下去了。
这一步,能都帮你判断,这本书,适不适合你读,值不值得花时间去读。
比如我读《精要主义》这本书,写了这些内容:
1.关于这个话题,你知道什么?
2.这个话题让你想起什么?
3.你想知道什么,希望学到什么?
4. 你想到的问题有哪些?(你的脑洞)
行动
结论:
通过这个表,一目了然,我的问题,比我对这个概念的所知要多,因此,这本书就对我有价值,可以阅读。
你可能会很快完成这一步骤,但是不要因为快就忽视这个步骤的意义,它能帮你节省很多阅读和消化的时间。
当我列完表格,我发现,书中第5章教你如何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第10章就是教人如何说不。
如果我是一个极其功利的阅读主义者,我直接看这两章就够了。
省时、省力、还马上管用能见效。
读完,我就在简书贡献了一篇文章。www.jianshu.com/p/2623190d8a6c收到第一次打赏。好激动。
深入:
书、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章不好读,不好记,是因为文章的写作受语言的逻辑所限,它必须是线性发展的,不可能大规模横向串联或者互相引用。所以,你必须掌握主要内容,并为其建立起立体框架。
这个阶段应该注意什么?
了解主要内容,就像生活中你和一个陌生人见面,你不可能一上来就问人家生活细节,你应该从大方面去了解。
--把握重点,不被细节淹没。
你要注意的是确保自己把握住了主要观点。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就是这个意思。一旦陷入细节,就很难把握全书的框架。
--识别主要概念和术语。
读《精要主义》,肯定要先弄清作者要说的“精要主义”是什么;读《刻意练习》,就要明白怎样的练习算刻意练习。
行动:阅读主要内容路线图
1. 如何阅读全书主要内容:
1)序言:通常被忽略的地方,但这部分包含了整本书的精华内容,不开玩笑,序言里写的就是所谓的“干货”。
2)作者生平:快速浏览作者简介,了解他们的背景,帮助你理解作者的观点。
3)目录:目录就是一个线性的框架。
4)各章总结:有的书,会在目录下写一小段提纲似的文字,基本上就是章节的精华。阅读这一部分是最好的缩短阅读时间同时明确主要内容的方法。
2. 如何阅读各章主要内容:
1)章节标题:花一分钟时间思考一下,因为好的标题就是全章的结论。
2)首段和末段:我们学习写议论文都知道要开头提出论点,结尾加强论点,阅读也一样,按套路出牌的作者一般都会在这两个地方提出关键的观点。
3)表格、图标、示意图
千万不要不看这些图,因为这些图中包含了很多用文字无法直观表达的内容,读懂了图,能少看好几页文章。
4)章节总结
很多英文翻译的书,都会在本章末尾出现回顾类的文字。这是帮你加深记忆的最好方法。
行动
这是《精要主义》的章节题目、本章导读和本章小结,还有一句引用的名言来说明这章的论点,可谓要素齐备,是一本非常适合摘要性阅读的书籍。
如果只看这几页,你就能得出初步的结论:
会选择是一种能力,是精要主义的一部分,重点是记住三个理念:
--“我选择我要做的事”。意思是,你要对选择负责,选了就要做好,没想做好,就谨慎选择。
--“只有小部分事情是重要的”。没错,二八法则嘛。
--“我能做人何事,但不是所有事”。人无万能,选择你最厉害的领域。
这一章一共31页,这样阅读,5分钟不到,差不多了,你看懂了,有收获了。
剩下的,都是填充这些理念的说理和举例子,如果你时间有限,完全可以不用看了。
看了这些等于看了31页书。全书270+页,你算算,你1个小时,妥妥地能读完了。
还有时间没用完?可以回顾一下书内的说理、名言警句、事例,可以挑出来,写文章用了。当然吹牛说也很好用。
两三个小时,一本书读两遍,这感觉,爽不爽?
所以,一天一小时,一天一本书,这绝对不是骗你的。
当你发现,你可以用如此省心省力的方法迅速掌握一本书的精华,读书还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吗?
当然,越读越开心啦~~
结语:
掌握了这三个步骤,一年读100本书,且是高效阅读,不是梦。
截止4.30日,我已经读了30本了。
凭借这30本书(中英文)给我的素材和灵感,我已经完成了4次中英文演讲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