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
他临终前嘱托:如果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之,不然将殃及全族

他临终前嘱托:如果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之,不然将殃及全族

作者: 文史知识 | 来源:发表于2019-05-30 08:43 被阅读6次

无论是东方朔还是刘伯温,他们未卜先知的本事,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却也无法参透内中的缘由。隋朝末年的英雄好汉里,有一个叫做徐茂公的人,他就凭借这样的本事受到了重用。当时秦琼等人都和他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就听了他的话,选择了投奔李世民,结果也都成为了开国功臣。

由于他有着过人的能力,同是也是忠心耿耿,使得李世民对他也是相当的倚重,让他当上了宰相这样的高官。与很多开国功臣不是受到猜忌、就是惨遭杀戮不同,李世民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坏毛病,像徐茂公这些臣子,自然也都愿意死心塌地为他效劳。

但在临终之际,当了一辈子忠臣的徐茂公,却对于自己的后代放心不下。

为了避免自己的后人中,出现所谓的乱臣贼子、坏了自己的名声,他特意将弟弟叫来嘱托后事,明确告诉他,如果后人中出了所谓的"高人",一定要将之杀掉。他的弟弟虽然连声就能允,却在心底认为他这番话只不过是危言耸听,为此根本没有相信。

事实上他的担忧不无道理。当年地方有叛乱的时候,徐敬业就曾带兵去平叛。虽然带着大军,但他却让他们安营扎寨,孤身一人就去劝降了,结果还真成功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多人都佩服他的能力,但徐茂公却持相反的看法。

他认为明明自己手中掌握着大军,放着优势不用,反而去铤而走险,这说明了他的孙子是个很自负的人。但当时他又找不出什么证据,为此只能是怀有猜忌之心而已。

当然他这番话也不能说出口,毕竟无凭无据之下,那可是诬陷之罪,对方还是自己的亲孙子,那他就更不能这样做了。但如果真成为事实,那整个家族就都要落得满门抄斩。

无论哪种情况,都是他不看到的。正是因为对这个孙子的担心,使得他临终作了如此交待。然而作为他的弟弟,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徐敬业果然选择了造反。当然他的能力,根本无法撼动女皇的根基,失败后不仅自己落了个身首异处,还连累整个家族都跟着遭殃。

就连徐茂公的坟,也被女皇的人给刨了。直到这时候,人们才想起他的临终之言,都信以为神。事实上他之所以能够预言成真,完全是在对事物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和结论。大家对此有何看法?

相关文章

  • 他临终前嘱托:如果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之,不然将殃及全族

    无论是东方朔还是刘伯温,他们未卜先知的本事,让后人百思不得其解,却也无法参透内中的缘由。隋朝末年的英雄好汉里,有一...

  • 《闲话南北朝之天下归一》2

    冯跋是个鲜卑化的汉人,其祖本为西燕慕容永之将,西燕被灭,他全族投了后燕慕容垂,慕容熙无道,被他所杀后,他立了慕容云...

  • 雍正

    康熙临终前下诏,一定要杀了此人,雍正不仅没杀,还待他礼遇甚厚 雍正皇帝是大清王朝最有话题的帝王,一是因为他的继位过...

  • 日暮乡关——落叶归根

    一 干爷爷,一个台湾回乡的老兵,去世了,葬礼很是简陋,这是他老临终前嘱托好的,不讲究那些排场。但是他坚持把自己与已...

  • 苍云之雪【三】

    创世父神,在混沌初开时,将神力分成两半,分别传给他选出的两个最优种族——龙族、人族。 后来,人族因为贪欲,竟想要杀...

  • 历史每天一得(8.25)

    1393年,朱元璋将蓝玉处死,株连15000余人。行刑时,蓝玉责问朱元璋:“你要杀我,我认了,为何还要杀与我亲近之...

  • 忠实的约翰(二)

    老国王被安葬之后,忠实的约翰把老国王临终前的一切嘱托和自己的誓言都告诉了年青的国王,并说道:“我一定会忠实地执行自...

  • 诗‖残章(三节)

    诗@半岛雪 1.重病与猜测 我想他一定重病在身不然他的喉管怎能长满铜锈不然他的肺叶拍打湖水怎能寂然无声不然时间之锤...

  • 一个问题孩子的心灵成长之路

    “我要杀了他,我要杀了他!……” 身材娇小的小艾老师用尽力气,半搂半拉地将歇斯底里的洋洋从教室带到办公室,按坐在椅...

  • 《精读三国》之17你读懂了刘备的托孤吗

    所谓刘备的遗嘱,不过就是指的他临终前的嘱托,《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说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临终前嘱托:如果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之,不然将殃及全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fnp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