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讲“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意思是,踮着脚尖,站不了多久;大步行走,走不了长多远。
人只关注短期效果,就很难获得长期的回报。而成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积累。
急于求成的人,不仅没有结果,而且可能遭受损失。成语“揠苗助长”里面讲到,一个农民嫌庄稼长的慢,于是他赤脚下田,一棵一棵往上拔,看起来稻苗长高了,但因为把根都拔起来了,稻苗最后都死了。
工作上太急躁,就容易出错,所以我们经常讲要积极不能心急。
拥有长远心态的人,不在乎眼前的得失,不被环境所影响。而是专注于长期目标,不断奋斗。
我喜欢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其大学毕业时的讲的话,“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我干四十年。如果实在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八十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
每次我感到很焦虑,心里有落差的时候,我都将这段话找出来读一读。
在这个注重“速度”和“效率”的时代,我们可能最最缺的是耐心和毅力。
偶尔一次把事情做好并不难,最难的是长期坚持把事情做好。这是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成就了很多优秀的人。
《奇特的一生》主人公柳比歇夫,26岁的时创造了“时间统计法”,每天记录各项事情花费的时间和事件结果,大大提高时间利用效率,一坚持就是56年,这个习惯帮主他取得巨大的学术成就,柳比歇夫的一生过的无比有价值。
曾国藩29岁开始写日志,不断反省和修炼自己,直到62岁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写。持续的积累和沉淀,为他后面“开挂”的人生打下坚持的基础。曾国藩一直被后人尊为“半个圣人”,成了无数人心中做人做官的典范。
后天的长期努力决定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学习和工作都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长跑。
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中建议我们,当别人训练爆发力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练就一颗强大的心脏。即使摔倒了,重新站起来,继续向前跑。相信我们总有一天会到达梦想的终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