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时的“输出信息过载”和“灵感写作”现象
一个人在平时要善于思考,反思,总结才能写出“好文章”。这里的双引号的好文章不单是指好文章,还泛指世上一切的成就。
那有人说了,曾老师你不是说写作时“不要思考”的吗?为什么现在又说要善于思考呢?没错,写的时候不要思考,睡觉的时候不要思考,不写的时候要不要思考啊?要!
平时要多思考,在写的时候,就是平时思考的输出,如果这个时候一边想一边思考的话,就会影响输出的效率,所以要分开来看。根据我的经验,写的时候要慢慢的想,配合和你的手的动作来想,也就是写到哪就想到哪,这样的话,就能避免想太快写下太少的输出困境。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我们如果在写作的时候想得很快,或者说想得很多的时候,就会出现没法下笔去写的现象,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输出信息过载”。
每当你出现输出信息过载的时候,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放慢你思维的速度,只要将思维的速度降低到打字或者写字的速度,让你的手来带动写作的时候,你就会获得非凡的写作体验,你会觉得写作的时候非常的愉悦,真正的人笔合一,我手写我心的感觉。
那些需要的字句,就在我们的笔下自动的流淌出来,好像不需要任何的费劲,完全自动的流淌出来。好像本来就是那样的,只不过由着你的手流露出来而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感写作”的状态。
不知道有没有其他人研究过这些写作不同的状态,自从我领悟这种写作的方式之后,简直就是如获至宝。这就是写作的科学啊,而且如此的简单容易掌握,任何人只要经过训练,就能够掌握这种输出信息的方式,我非常相信,人人都能成为写作的高手。
作者曾冠茗简介
童教创始人 零秒思维系列创始人
禅书法创始人 五行结构思维创始人
世界记忆大师教练 商业逻辑教练
顶级大脑认知专家 国学大师
从事潜能开发14年,读过2万本以上书籍,带领团队培养出50位记忆大师,2000位潜能开发师,冯德全早教研究员,华南教科所研究员,同时担任上百家全脑教育机构顾问。
本文版权属广东童教曾冠茗老师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薇醒:soarwangbo 或 加:童教脑潜能.可获取《全脑行业最新趋势》资料一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