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朋友小A找我吐槽。
百年不遇的双节连休,八天长假,被公司的一则小道消息毁了心情。
听说公司今年不发月饼了。
今年公司困难大家都知道,但是,你不发就不发,正式通知或是解释一下,总是可以的吧?
想想就来气。
01
Q姐觉得,生气也是大可不必。
每年公司发的月饼,你真的都吃完了么?
节前提着公司月饼回家,是中秋节最心照不宣的装逼仪式。
不论是后厂村的码农,还是东三环的金融狗,一进地铁,可谓一目了然。
拎着“稻香村”、“宫颐府”的,来自普通公司。
提着“星巴克”、“哈根达斯”的,来自牛逼公司。
那些手上是BAT大厂定制月饼的,脸上闪耀的,是人生赢家的光辉。
谁还真的缺那块月饼呢?
我们缺的,不过是一次真诚的为公司打广告的机会。
02
我们来继续关注另一件事。
Q姐觉得,小A的槽点,其实更多的集中在沟通方式上。
懂道理的员工,能体谅公司的难处,接受不发月饼的事实,已经堪称满分员工。但公司呢,在信息传递和发布上,显然有不妥之处。
公司总是希望自己的员工诚实可信,在招人的时候还要做个背景调查什么的,离职的时候让签个竞业协议啥的,但在信息公开这方面,就显得不那么坦诚了。
调查显示,员工离职,离的可不是工作,离的不过是自己不满意的老板、公司。
如何提高员工满意度,是个大的话题,但至少,可以先从坦诚沟通做起。
03
诚实似乎是一件小事。
例如你在超市购物,收银员递给零钱时多找了20元,然后您归还了。
这样做很好,你是诚实的。(这个例子似有不妥哈,谁现在还用现金啊?大家明白意思就行,求别杠, ̄□ ̄||)
但是,管理中的坦诚,相比归还不属于自己的零钱而言,更具挑战,而且要困难得多。
有些公司,甚至会奉行某种明显双标的暗文化。
老板鼓吹的开诚布公,是单向的。你要对公司坦诚,但老板们对你却不是这样。
04
那今天,就让我们谈一谈,公司管理者们,应该做些什么?
# 坦诚沟通的第一步:真实反馈
有的管理者很少给出反馈,或者反馈模糊。
比如,员工汇报某个项目进展时提出了一项风险,急需采取措施。但他的老板却支支吾吾,不给出明确的反馈。
“他是觉得这个不是风险么?”
“还是我哪里做错了?”
谁都不是来公司猜哑谜的,在如今多变而不稳定的大环境下,直率更是最可贵的品格。
职场如战场,战士们都有着坚韧的意志,管理者如果还担心一句“你这里错了”就让他们玻璃心碎一地,真是大可不必。
好的员工都会珍惜反馈,即使是负面的,只要意见中肯,他们都会接受。
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进步,将在未来为他们提供积极的职业机会。
# 坦诚沟通的第二步:明确的期望
公司成立的目的是生存是盈利。员工工作的目标是达成绩效。
老板提出期望,并定期跟进,才能让员工始终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
不管公司战略多么高屋建瓴,雄才伟略,如果不能有效被分解和执行,都等于零。
所以,好的管理者,需要让员工知道的团队的目标是什么,他个人的目标是什么,以及他们的表现如何。
当不用猜测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时,公司才能打造出一个舒适高效的沟通环境。
# 坦诚沟通的第三步:告诉团队发生了什么
老板确实需要要保守一些秘密,但这种时候很少。
在大多数情况下,员工都应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为什么事情会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不要掩盖员工的不良财务状况,也不要掩盖好的财务状况。
有时老板不希望自己的员工知道财务状况紧张,因为他们担心员工可能会离开。
这个理由虽然合理,但是也阻止了员工帮助你解决问题。
一些老板也不想让员工知道现金流是好的,因为担心员工会想要奖金和加薪。
但是,为什么员工不应该从他们帮助创造的财富中受益呢?
回到开头的那个故事。
小A的公司,完全可以通过员工会议或邮件形式说明今年不发月饼,并且讲明白公司的困难,以取得员工的谅解。
想想看,全体员工与公司一起共度难关,是多么难得的文化宣传案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