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女士,婚姻非常的痛苦,短短不到十年的婚姻,就曾多次想过要离婚。她觉得在这份婚姻里,她的丈夫一点都不在乎她和女儿。而且丈夫的所谓孝顺她特别不喜欢,他可以把大部分的收入给自己的父母,甚至是孩子的叔叔姑姑等,却只给她娘俩少部分的生活费,娘俩最难的时候,孩子三四个月的学费都是借的,手里只有两百块现金,尽万元的信贷。孩子爸爸就眼睁睁看着她去借钱,被催债,被追债,欠信用卡。
“我无数次想过离婚,只要能够有一份足够我和孩子温饱的收入,我一定会离开他,带着孩子离开他。”
看着这位女士憔悴的模样,有些心疼她,更多的是无奈。
我不仅在想,在婚姻中,女人到底求的是什么? 在两个人结婚之初,女人求的是什么?随着婚姻的磨砺,随着柴米油盐的折腾,结婚时的那份心还有吗?在婚姻中,男人和女人还需要守住各自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所谓“尊严”吗?
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也就是婚姻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约定而建立的。
婚姻的动机一般来说有三种,即经济,繁衍和爱情(包括性)。有学者认为,上古时代经济第一,繁衍第二,爱情第三;中古时代,繁衍第一,经济第二,爱情第三;现代社会,爱情第一,繁衍第二,经济第三。爱
不过现在呢,通过对身边的观察以及道听途说,结合他人的调查,好像现在这个社会,经济第一,繁衍第二,爱情第三。
记得今年夏天的时候,有好多邻居一起在楼下乘凉,我也坐了十几分钟,有个大妈就说到,也不知道你们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是为了啥?你看看咱们小区打扫卫生的那个女的,40多岁了,和你差不多,长的还没有你好呢,现在还没结婚,那天我们俩聊天,你知道她说的啥吗?她说得找个有房子,有车的男人,结了婚,不需要她出来干活,得男人养着她,这是找对象吗?这不是找娘吗?小王,你愿意给人家当娘吗?
我朝大妈笑笑,大妈,我给人家当娘,人家还得要啊。你看人家能要我吗?
同时,我又想起,我曾经在老家有个认识的朋友,她和我一样大,到现在还没有结婚,她的结婚条件是,男方要在城里有楼房,全款的,也就是结了婚不能还房贷,还得有不低于一万块钱的彩礼,结了婚她不需要工作。
前几天跟一位朋友聊起来,他也有一位朋友,也是40多岁,没有结婚,结婚的条件是男方要在城里有楼房,全款,结婚之后不能还房贷,需要不低于一万块的彩礼,结了婚她不需要出来工作。
我和一位朋友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各个年龄段,各种工作的女性都有,至少60%以上的女性对于房子是特别看重的,需要婚前买房,全款。还有相当百分数的女性,要男方婚前买房,全款,房产证上要写两个人的名字。
我觉得对于这种类型的婚姻更多的是属于功利型。功利型的婚姻是以爱情之外的出身,学历,财产,社会关系等条件为基础的结合,因此,当夫妻双方的收益与成本基本平衡时,婚姻能持续双方感到满足,风险是如果夫妻双方的收益与成本不平衡,往往出现不满,导致危机。同时,由于夫妻关系的理性色彩浓厚,难以获得爱情享受,往往在双方关系紧张时,一方或者双方寻找婚外情,从而导致关系破裂。
其实在夫妻关系当中,我们更向往的是平等合作与分工型,次之的是建设型及一体型。
平等合作型的夫妻双方平等的分担家务,分工型的夫妻双方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工料理家政。这两种类型的共同点是双方均进入自己的角色,又对对方有相应的期待,彼此都认识到双方在家庭中的价值,有较强的责任感,家庭生活较为和谐稳定。爱
建设性的夫妻双方在共同目标下勤勤恳恳的生活和工作,他们有创家立业,教育子女等共同目标,并且围绕这些目标密切合作,达到一个目标后,又追求新的目标,他们在生活中勤奋肯干,能抑制家庭过度消费,在共同努力中感受生活的意义,使婚姻维持与发展,他们可能遇到的问题是,精神生活不够丰富,当达到目标后,一方可能变得满足,继而懒散,以致关系出现裂痕。
一体型的夫妻双方在较长的共同生活中相互体贴,合作,在性格,爱好,习惯上彼此适应,融为一体。双方均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相敬如宾,心心相印。此种类型的夫妻关系稳定美满,不足之处是较为封闭,如果一方离去,另一方寂寞难忍。
我觉得大多数人都想追求平等合作与分工型的夫妻关系。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追求和谐稳定的家庭生活。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夫妻之间的冲突呢?有很多因素,比如有需求不满,价值观念的不一致,自我的远离,还有夫妻的性差异等等。
我觉得两个人既然能够结婚,一定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也一定是有共同的目标,才会走到一起,共同经营一个家庭。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两个人最后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呢?当初的共同目标还有吗?当初的决心还在吗?在婚姻中,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我们要到了吗?如果没有要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何处理这些冲突呢?
无论这份婚姻关系能否经营好,似乎已经没那么重要。但是能不能解决好冲突,我觉得似乎才是更重要的,因为人是生活在关系中的,在整个社会中,无论是亲子关系,子亲关系,夫妻关系,同事关系,师长关系,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等,关系无处不在,如果这一份婚姻关系处理不好,会不会影响下一份婚姻关系呢?我觉得一个会处理关系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关系中,都能够如鱼得水。也许这个人真的不适合他,但是他也能够把关系处理的好,而不是在冲突中结束一份关系。
哼╭(╯^╰)╮哼林黛玉曾经有一句话:“这也难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在家庭之中,如果是抱着一种压倒对方的心态,我觉得冲突一定会产生。记得看过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在婚姻中,两个人之间,不是你迁就我,我迁就你,也不是我改造你,你改造我,而是你包容我,我包容你。
我特别喜欢包容这个词。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无论是性格还是处事态度,还是过往的经历,还是受教育的环境,还是原生家庭的环境,都造成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是独特的。既然先天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去改造另外一个人?
迁就别人,是在改造自己,或许会委屈自己,为何要迁就另外一个人?那包容可不可以呢?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当我们能够允许另外一个人以他自己的本来的样子存在的时候,对方才有可能允许我们以我们自己的样子存在。谁也不愿意被别人控制,谁也不愿意被别人改造。无论男人还是女人,还是孩子,都是如此。
所以当我们觉得在一份婚姻关系中有冲突的时候,觉得过不下去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想一想,我们到底能不能包容对方?能包容到什么程度?我们能够包容的底线是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接受的极限,如果真的不能接受的时候,是不能强迫对方接受的。当强迫对方接受包容的时候,对方就有可能崩溃。就像弹簧到了极致就会失了弹性,再也无法弹起来。
分清啦?我不想建议这位女士选择离婚或者不离婚,那是她自己的事情,但是我建议她考虑一下自己的底线是什么?她能够接受她的丈夫对她做到什么程度?不能接受她的丈夫对她做什么?她能不能真正的勇敢的完整的对丈夫表达出她在婚姻中的诉求?
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拿到什么。一个知道自己在婚姻中要什么的人,就能够在婚姻中拿到想要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当然拿不到。
您知道您自己在婚姻中要什么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