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 《超级个体》--能力管理-伴侣应该找相似的,还是互补的?
今日新知:
1、两个相似的人,比两个互补的人更有可能走到一起。
2、相似性不是指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上的门当户对,而是指价值观、消费观等精神层面的“门当户对”。
相似的人更可能在一起
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界的主流观点非常一致——我们更加倾向于找相似的人。
两个人的相似程度和长期在一起生活没关系,其实就是两个人当时主动选择来的。
门当户对是正解吗?
实验表明:相似性,也就是“门当户对效应”的确存在,但这里说的门当户对不是经济状况、学历水平、社会地位的相似,而是一种价值观和才智上的门当户对,也就是一种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为什么精神上的一致性这么重要?
因为一致性意味着这两个人目标一致、判断相近,只不过分工不同;即使有了冲突,为了一致的目标,也更容易调和,这是一种进化上的优势。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两人的核心观念不冲突,又在行为、能力上互补,也许是最佳的组合状态。
我们最爱的,终究还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理解了好的爱情是找个相似的人,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
1.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对了,找的人才能对”——不再是鸡汤,而是有一定道理。
因为你的 Mr. Right 是和自己相似的陌生人,如果一个人不认可自己,没把真实的自己活出来,他就会把这种批判性投射到相似的人身上去——讨厌跟真实的自己相似的人。所以,等你自己接纳自己了,喜欢自己了,合适的人也就变得可爱了。
2. 别被所谓的“门当户对”绑架。
门当户对,尤其是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的门当户对只是一种社会学概率,而你自己的感觉才是大概率事件。
3. 在感性中寻找相似性,在理性中走进婚姻。
恋爱是要“谈”的,只有“谈”才能看清两个人的相似性。恋爱需要感性,步入婚姻则需要理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