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
师古存今 | 王爱宗独爱《黄宾虹画语录》

师古存今 | 王爱宗独爱《黄宾虹画语录》

作者: 自适居 | 来源:发表于2020-04-02 16:37 被阅读0次

白山黑水长大的王爱宗,自幼便同绘画结下不解之缘。童年时代物资匮乏,买不到特别丰富的资料,他就成本地描摹“小人书”,被小伙伴公认是一把好手,对艺术的兴趣一路高扬。

从那时起,我也培养出对大画的驾驭能力,多大的尺寸一着眼就能把结构撑起来,从不抵触。”几年的临摹训练,让他的造型基础打得扎实,顺利考入专业院校深造。

大学毕业后,王爱宗进入出版社工作,机缘巧合下,他幸运地拜美术大师张仃为师。“当时张先生住在北京西山,怀里总揣着一个32开的黄宾虹画册,一有空闲他就拿出来琢磨,这个点怎么打、那条线怎么用,一开始就把我领进了黄宾虹的世界。”

跟随名家的脚步,进步总是来得特别快,老师的提点也常令人顿悟。“张仃先生也叮嘱我,如果学黄,也不要从黄入手,最好找到自己喜欢的古人临摹,还鼓励我出去写生。”曾经,先生将自己以前在燕郊环山写生的长卷拿给他看,怎样起手、经营、用笔,包括焦墨的写生技巧,一段一段讲解,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感动之余,王爱宗更加奋发图强,亦是受先生的点拨,他到北京进修一年,在浓厚的文化底蕴内浸淫;也才有了日后考入龙瑞中国画研究院首届高研班龙瑞先生工作室,对笔墨语言渐觉会心。

“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对王爱宗来说,功利机巧如同过眼云烟,外物再怎样变幻躁动,也无法左右他的选择,以踏实勤学的心态经年累月地观照自然和内心。“现在很多人学黄宾虹,都是太过想摘得枝头的果实,其实最好的办法就像龙瑞老师所说,要学他的艺术历程和他对艺术追求的方式。黄宾虹穷其一生对艺术都在探索,把中国传统文化吃透,便有年龄渐长后的‘随心所欲’。如果仅仅单独学黄,一定会掉入陷阱,因为任何事物推到极致后,肯定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只有深入源头的严格训练和个人的苦学研究,方可获得艺术上的点滴成果,终至黄老所求饱有张力的“内美”。

相关文章

  • 师古存今 | 王爱宗独爱《黄宾虹画语录》

    白山黑水长大的王爱宗,自幼便同绘画结下不解之缘。童年时代物资匮乏,买不到特别丰富的资料,他就成本地描摹“小人书”,...

  • 坚持的钢笔画

    独爱龙虾,独爱画!

  • 莎丽读画——《黄山图》

    莎丽读画081 今天赏读黄宾虹《黄山图》 画家简介: 黄宾虹(1865--1955 ),原籍安徽省徽州(今黄山市)...

  • 古今互译

    今: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独一。 古:豖子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 沂蒙画派创始人刘阳艺术论:化整为零

    化整为零 ——王蒙、石涛、黄宾虹山水画浅析 刘阳 山水画成于南北朝,宋代明显地分宗,北派多反映土质的“披麻”一类,...

  • 了解黄宾虹

    一、黄宾虹的生平简介 黄宾虹,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

  • 这大概是今年最值得推荐的“数据分析工具”

    前言 "数据可视化工具,可爱者甚番。分析师独爱R,自Python以来,世人盛爱matplotlib。余独爱BI之出...

  • 茶道.一叶知千秋(新韵)

    一叶知千秋, 风雨沉天曳。 昔日王贵宴上品, 今入百姓寻常舍。 酌酒可通人, 品茶晓岁月。 闲来別无他爱趣, 独爱...

  • 宋画系列:香囊耳环(可拆分款)

    骨子里喜欢柔美,含蓄的画风,所以从19岁临摹第一张宋画花鸟开始,到现在,这份爱依然如故。 黄宾虹曾说过“唐画如面,...

  • 黄宾虹画像

    黄宾虹画像 北京画像画家樊大牛 黄宾虹画像樊大牛 中国画黄宾虹画像 黄宾虹画像,樊大牛(中国画,纸本,画心180✘96)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古存今 | 王爱宗独爱《黄宾虹画语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gx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