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围很多人在讨论孩子不愿上学的事,这个真是太多了。有的是上着上着,就死活不去学校了;有的是任性出走,让上学就不回家;有的是伪上学,按时出工,就是不听不学;有的是借口一大堆,学不会、基础差、老师不好……
身边也有朋友的孩子,就是在家待着,能把父母气得半死,他倒是活得和大爷似的,家长再气也得好吃好喝伺候着。
班里也有几个孩子,很听话,遵守纪律,打扫卫生班级活动都很积极,但你问他听懂了吗?“我怎么可能会呀?”“老师,我不学的,别提问我了,浪费时间……”屡屡搞得我哑口无言,因为说再多,毫无用处——不听不听我不听,你别说了,我不听——一副乖乖的外表,之下却是一颗桀骜固执的心。
孩子厌学,想要根除问题,还要仔细捋一捋来龙去脉。厌学有很多种情况:不愿意任何内容的学习、不愿意到学校学习、不愿意学习某科、不想见到某人、不愿离开家……甚至,只是简单的和父母对抗。
可是,和很多学生谈过以后,我觉得真正本质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也不明白为什要努力!
尼采说:“知晓生命的意义,才能够忍受一切。”现在的生活都比较富足,很多孩子觉得学与不学,努力与不努力,都无所谓——不上学也有过的好的,不努力也饿不死——费那个劲干啥?上个大学又能咋样?
不知道要干什么,不想费劲,混日子,随大流的一天天,不费力无压力,挺好的呀?为啥和自己过不去?
未来?不知道,想那么多干什么?还能饿死不成?别人能活,我也行。
爱好?我啥也不喜欢。
干点啥?我啥也不想干。
学习?不想学,不想听,听不懂,没意思。
……
真的,以前总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现在呢?人家都不理你!铜墙铁壁把自己围起来,自己不出来,谁也进不去。我就烂泥一滩了,你能把我咋地!还自我感觉良好,“我咋能会呢?”——我不会,我骄傲!
很多时候,作为班主任,我真的挺无奈的。做工作,表面上“对对对”“好好好”“是是是”,依然故我,绝对不改——你奈我何?
很多时候,我们简简单单贸然给孩子贴上“厌学”“网络上瘾”“心理有问题”等负面标签。这反而给孩子了一个很好的借口,他们认同并内化这些负面标签,并变成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就会向着这些负性标签的方向发展——是的,你说我这样,我就是这样。
孩子厌学时候,还要考虑亲子关系、家庭关系。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跟家长说话,不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烦恼和快乐,是因为父母在处理问题时简单粗暴、自以为是,把孩子逼到了一个专门和父母老师对着干的状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厌学不是突然形成的,厌学只是一个结果,不是开始。但是,想扭转,真的不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