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盼
来源:桃李邦(ID:ZPEDU100)
01
好多校长经常一门心思专注于招聘员工,其实如何对待有离职倾向或申请离职的员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一切缘于前一阵某位校长发了我一份PDF,他们校区一员工离职前洋洋洒洒写了一份近万字的信,离职当天发在了校区工作群。
我读完这封信,很明显这人是有备而来,大家想一想,写一份万字的信得多烧脑,这封信字里行间充斥着诸多对公司的不满,充满戾气,数落校长,煽动校区其它员工离职。
我只能由衷的感叹这样的员工真不讲“武德”,校长遇到这样的事情,更应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动怒气,更不能去怼他,这样会产生狗咬狗一嘴毛的现象,公司会谣言四起,最后校长在团队权威尽失,后期很难执行管理。
离职见人品,这种员工很明显是把无知当本事,是心智不成熟的一种表现,他这样做会给自己职业生涯前进的路上添堵。
当然对于这类事情我已经见多不怪了,以前带团队,我遇到过几个“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的员工。我从人才市场把他们招来,亲自带着下市场拜访客户,一遍遍教他们怎么做业绩,怎么谈客户,一年后有一位员工成长起来后离职,充满着各种抱怨,我心如刀割。特别是有过亲自招人,带人经历的管理者应该有这样的体会,尤其是一位自己欣赏的员工长期跟随自己,成长起来之后离职,感觉自己像丢了一件东西一样,最初会有一段时间心里空落落的。
关于这些情况的发生,我反思之后,发现自己平时只专注于教他们专业技能了,却没有在职业价值观上去影响他们,没有做过团队政治工作。就像一个武林门派带徒弟一样,只会给徒弟教武功,未来教出欺师灭祖的徒弟概率会非常高。
后来我带团队,非常重视搞团队政治工作,平时开会,聚餐,团建我都要精心策划。后期即使有团队成员离职,不光做离职面谈,还给他介绍工作机会,甚至会请他吃饭。如果是老员工或团队干部 会给他奉上鲜花搞欢送会,做足仪式感热热闹闹、大大方方的送他走,给他拥抱并祝福他前程似锦,告诉他未来或许还有合作机会,散买卖不散交情。
02
公司不能给员工提供终身聘用的合同承诺。
今天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激烈,经济周期变化无常,几乎没有公司能做这样的保证。但是公司能够承诺,为员工提供一切机会,培养其职业能力,他们可以为公司做出更大贡献。即使有一天他离开公司,手里的技能也会使他们更具有吸引力,让他值钱。
各位校长,每一位离开公司的员工都会继续代表公司。在接下来的1年、3年、5年,或者10年时间里,他们可以继续说你的坏话,也可以表扬你。现在是人人可以发声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平台自媒体盛行,你看为什么有些公司被离职人员诋毁谩骂,各种曝光。就是因为该员工在职时候没有培训到位,还有该员工离职或者解雇沟通谈话处理不当,解雇时候没有把员工的耻辱感降低到最小。作为校长你甚至可以帮助被解雇人员介绍工作,一定要把他们软着陆当成你的目标。不要和离职人员过不去,这会对公司现有团队造成伤害。
员工加入公司本质上也是一种信任&投资,无论这位员工和校区的缘分有多久,我们都应该帮助他做职业规划&成长目标,给他工作培训学习的机会,这和奖赏认同一个人一样。作为校长,你能够给团队成员指引一条成长的道路,告诉员工校区关心他的成长,并且希望他们有一个更好的将来。
作为校长你不要觉得给员工说这些话有点不好意思,好像是画大饼,打鸡血。我特别喜欢一个词“借假修真”,至于这些话违不违心,你的起心动念,发心很重要。推荐一部关于阿里巴巴创业的纪录片《扬子江大鳄》,看看阿里创业之初,马云是如何给员工开会,搞团队氛围的。
我一直坚信,一个人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首先来自内心的渴望,不管别人是否相信,自己一定要信。就像我2017年初准备做桃李邦这个公众号的时候,很多人对我说做公众号的红利期过了,我没有理会依然去写,写了一年只有1000多人关注,周围有些人对我各种揶揄讥讽,我依然坚持写,写了4年之后有了100多篇原创文章,在教培行业期刊上发表了6篇文章,数十篇原创文章被教培行业媒体大号转载( 比如芥末堆、腾跃、校长邦等),在网络上有了8万多关注者。那时候对我指手画脚的人,以前是啥样,现在依旧还是啥样。
通过现身说法,我想表达的是我们一定要清楚自己办学要的是什么?把团队带到哪里去?带到什么样的高度?要做一家什么样的培训学校?如果你这些做的好,团队员工就会有希望感和你共创未来,和你的缘分会更久。
员工有目标,注重个人职业成长,他的职业素养不会太差。校区想快速发展,员工必须要成长进步,平台和个人是互相成就的关系。
03
做人永远别忘了,当初带你入行,给你机会的那个人,没有他的指引,大门在哪里你都不知道,即使有一天他做的不对你心,也不要说对方的不好,因为他是你的恩师,他教给你技能,他无私帮助过你,他在你举目四望,茫然不知所措时带领过你。
如果自己也忘了当初的初心,麻烦自己努力回忆找回来,永远别忘了曾经给你撑过伞的人,不能让自己的内心有所歉疚。
即使你要离开平台,离开团队,须知大路朝天,各走一方,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作为员工须知:职场越往上走,圈子越小。离开任何平台,只要你还在老本行,很难生死不相见的。
校长也须知:千万不要得罪离职员工,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即使你遇到那种屡教不改,素质差的员工也不要去得罪。
至于原因么,我最近在知乎上看到一位大V写了一篇文章,结合他的文章思想,总结了这么几句话 分享一下,予以解释,如下:
遇到三观不正的人,
遇到无知耍宝的人,
遇到心比天高,命比狗贱的人,
......
遇到傻逼最好的方法,
就是认可它的一切,赞美它,
直到它成长为巨无霸傻逼,
生活中自然会有人&事去惩罚它。
上天要使其灭亡,必使其疯狂。作为公司并没有义务去教育改变一个人,只是尽心而为,冥顽不化者请直接欢送走,不要再浪费校区资源了,不得罪他,避免惹一身骚。
总结
请神容易,送神难。
团队招纳人不是一件容易的的事情,同样团队辞退人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网络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挺扎心的段子各年龄层离职原因,
60后:不知道什么是离职
70后:为什么要离职呢?
80后:收入不高我就离职
90后:领导骂我就离职
95后:感觉不爽就离职
00后:领导不听话就离职
所以面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管理的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校区管理者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本文到此终结,以上所述均是个人思考&观点,希望给你带去更有意义&价值的参考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