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y23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8月27日“崔律·100天精力和时间管理训练营”第4.1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今晚实践睡眠周期。
这周的早起时间是6点,计划每晚睡4个周期也就是11点半上床12点入睡。
<实践日志>
1.我在本讲中学到的点:体力是带动心力和脑力的基础,当你脑力或心力不足的时候,想想看是否你的体力出了问题。
2.听了今天课程后,我发现自己过往在睡眠中的问题:联系以前的经历,似乎有过这样子:明明睡了8,9个小时,但是起来还是想睡,还有就是睡午觉,睡多了以后(比如从1点睡到3,4点)起来也会出现很疲倦的感觉,但有时同样的情况睡醒后却会精神气爽。应该就是这里面到底深睡眠占了多少比重的原因了。所以,如何保持睡眠质量就是睡眠问题的关键所在。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看到今天的课程关于睡眠周期的介绍,还有第三和第四阶段,熟睡期和深睡期,两者有什么区别吗?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上周由于种种原因(工作,拆书,家庭),不得不晚睡,于是实验了一把R90睡眠法,踩着点入睡,虽然都是只睡了3个时段(4.5小时),但是起来并非很困难,白天也不会特别累。看来这个理论还是有点效果的。其实我在想,到底是真的是睡眠时段的理论在奏效?还是说我摆脱了“一定要睡够8小时才会有精神”的思维定势?导致身体突破了自我限制,挖掘了精力的潜能?
这周,实验每天4时段(6小时)作为对比组,看看是否比上周更有精力。下周,睡5时段再对比一下(把自己当小白鼠的男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