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江苏科技大学官网
作者:刘扬 单位:苏州理工学院、张家港校区
自6月1日揭牌以来,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党员爱心接力站已接纳了27名教职工子女,共有32名师生党员志愿者加入到爱心接力站工作中。在这所小型“爱心站”中,教职工子女最小的3岁,最大的10岁,虽然年龄不一,但是共同的校园生活,相似的成长环境,父母们共同的情谊,让这些孩子们能够融洽地聚在一起。这样的一所接力站,不失为江科大人的凝聚站。
成立接力站的初心
据张家港校区党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苏理工党委常务副书记、副院长杨福章介绍,党员爱心接力站是张家港校区、苏州理工学院党建工作创新亮点工程,是由校区、苏理工党委主导,机关党总支、工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部门共同参与协同运行,组织与纪检监察科具体负责日常管理、统筹协调各项事务,师生党员爱心志愿者直接参与,面向教职工子女开放的爱心驿站。旨在服务青年教师,解决其子女放学托管难题,为其安心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杨福章常务副书记表示,随着校区的成长,很多青年教职工都来自外地,他们在这里安家、立业,大部分教职工子女年龄都不大,正是上幼儿园、小学的年纪。考虑到家庭和工作情况,他们对于一处安全、放心、便利的课外托管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关心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这是校区、苏理工决定成立接力站的初心所在。为了成立爱心接力站,校区、苏理工党委在党政联席会议上经过了反复的论证和推敲,就运行过程、安全保障、便利服务、规范管理、监督监控等众多敏感问题进行了商讨,最终决定成立接力站。目前,虽然接力站的规模、设施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从运行的情况来看,已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了教职工们的好评。
“这样的接力站很放心”
张家港校区图书馆教师张鑫是把孩子送到接力站的家长之一。他表示,因为现在放开了二胎政策,很多教职工照顾子女的压力很大。除了上幼儿园的孩子,还有蹒跚学步的小童,下午幼儿园放学后很难兼顾工作和照顾子女。幸亏校区及时成立了接力站,为双子女教职工们解了难。张鑫说,接力站就设在校园中,由学生党员们负责,校园里的氛围、大学生党员们较高的综合素质,都是让父母们放心的理由,“绝对比外面的托管中心要好得多。”张鑫笑着说。
“我觉得这里的环境比较好。”校区船建学院教师杭红娟说,“因为都是同事们的子女,孩子们在一起会有一种亲切感,我希望孩子们之间能增进友情,毕竟他们的父母们也都是同事,这样的友情对孩子们将来会有帮助。”杭红娟表示,“接力站建设很用心,整体环境轻松明亮,边角凸起的地方都设置了软质保护,窗户也增设了围栏,有游乐室和学习室,给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玩耍的空间,而且还有学生党员们带着孩子们做游戏,这样的环境我放心!”
切实为教职工们排忧解难
党政办公室教师张建是筹建爱心接力站的主要负责人。她说,原以为教职工会有疑惑和担心,但没想到爱心接力站从筹建之初就得了教职工们广泛关注和支持,这也让所有参与筹建工作的职工们倍感欣慰。“什么时候揭牌?”“有多少人报名了?”“我们家孩子还能报名吗?”这一个个充满了关切和期待的问题,也让接力站的所有工作人员感到了责任和压力。“真的很感谢教职工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会尽百倍的努力,把接力站建设好,把初心坚持下去,切实为教职工们排忧解难。毕竟,我自己的女儿也在接力站呢。”张建笑着说。
“服务,是对细节的不断完善,和对积极性的不断激发。”杨福章说,我们的工作要取得进步和超越,就必须要正视存在的问题。虽然一些问题看上去很复杂,根蔓纠葛,但越是这样的问题就越要弃伪存真,下决心梳理出该做的事,把该做的事认真做好,这样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未来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每个人都树立起这样的意识,这就是“大服务”的理念。总的来说,大服务就要有大责任、大担当,更要有大气度、大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