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一条视频,很早的时候就知道,还关注它们微博了,第一次发现的时候集中看过一些视频,之后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没再关注了,直到昨天又重新看过,发现更新了很多东西,但风格没有变。有些事就是这样,莫名其妙的就不被自己关注了,隔了很长时间以后,又被重新捡起来,应该不止我有过这感觉。我想这类事情应该是那种突然发现,又突然消失,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如果是每天都做的事,形成了习惯,是不能够忘记的,让它成为习惯的理由,是种很强的动力。
一条的视频讲人和他做的一件事,不是很了不起的事,离生活很近,但是又很特别,大部是普通人能做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做,或者不愿意做的事,也许把想法变成行动的那点力量,是这些人和旁观者最大的不同,也是视频试着在解答和强调的——他们为什么做这些事。这些视频里有做得很漂亮的事,让人羡慕,也有让我觉得特傻逼的,觉得那些人做事情的逻辑在我这里是站不住脚的,好在这样的不多,我猜大概是广告在强行植入,总之是有点扫兴的,这个问题,做视频的人未必没有考虑过,有时候事情的瑕疵,问题不在技术层面,是不得已的折中,反而是对观众体验的关切。植入广告很少有不尴尬的,心猿意马是再容易察觉不过的事了,这跟信手找一个由头炫耀自己一样,是否诚意很容易就看得出来,我很好奇,这是为什么?
传统默认生活的框架由衣食住行组成,所有其它的事情不过是这几个主题的外延,一些看起来不相干的,也很难不跟这几件事拐着弯的的联系着。经营自己的生活,比较好的一种状态,是能够把心安放在某一件事上,不至于为生活担忧,于是便能够享受它。除非想特别体验焦虑的状态,我几乎找不到违背这种初衷的人,也许有种无聊需要用焦虑来打发,让自己清醒,好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有不少的视频,主人公的事业,就直接跟住房,食物和衣服联系上了,想象这样的事情:把精力和行动花在琢磨怎样做好吃的面包上,这让人觉得有趣。
印象比较深的有几个。一个香港的流浪汉,夜晚露宿街头,白天大部分时间无所事事,按自己的节奏做自以为有意义的事。让人吃惊的画面是吃饭,他的食物来源,有的是吃饭店里客人吃剩下的二手食物,有时候吃公益组织提供的免费食物,有时候靠他人善意施舍,为他的健康担忧。我的疑问在反差上,流浪者给我的印象不是这样的,我在北京街头很少有看到过流浪者,不过,在类似麦当劳这样的餐厅里,如果不是正常吃饭的时间过去,几乎也是满座的,我也目睹过吃二手食物的老太太,这些人的状态,也许和视频里的人类似。不能理解一种生活,是因为不能接受按那种逻辑活着的细节,像他们那样睡觉、吃饭,背着家当游移。也许没有想象的那样不舒适和不安全,可是为什么要那么做?对一些人来说,不用付出太多,是能够有更舒适、更体面的生活方式的,至少,要过的安全一些。
活法一旦形成,似乎不容易改变,找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势活着,解决每天的现实问题,不去想那么多,也许是自然的状态。
再合理的生活细节都经不起质疑,在自己的生活逻辑里,用细节去和他人对比,差异就是疑问的原因,就像我们如果没见过鱼,会不解它为什么要在水里生活,鱼如果有思想,则会对这质疑莫名其妙。
处在不同状态和处境里的人,能够安于其中的,都会觉得自己是正确的。这让绝对正确的活法、范本之类的东西根本不存在,各种活法只是存在,多数时候什么意义都没有,并且不因为评价而改变什么。
流浪者也许会遭遇不解和质疑,他们不是社会的主流,每有行为让其它人不适者,大概还会遭致恶意排斥。人能做到不在意别人的不解和质疑吗?这其实是个伪问题。抗议是求同的表现,传统不会质疑一条鱼大龄还单身,是否在意的命题并不对称。双方能吵起架来只因为太过相似,利益聚焦到了一点,你会去质疑别人的地方,也就是自己最在意的地方,实际是自己不容质疑处,他人身上也许根本不存在。
不过有时候人对来自他人质疑的对象到不是真的在意,在意的是这质疑本身,这是种莫名其妙的恶,被莫名其妙的施加,道德教育的意义,是让人对言行有审美的能力,能够意识到无端质疑的言行是丑陋的,从而约束自己。而恶是恐惧的反面,是人性的丑陋,社会不提供解决方法,不保证一定有人因它寸步难行,也不保证没有人因它左右逢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