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习7/10

论语学习7/10

作者: 杨钥钥 | 来源:发表于2022-07-10 22:08 被阅读0次

《论语.卫灵公篇》第36-40章

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当仁不让成语的出处,这里是有一种勇气,表达自己面对军旅之失有杀身成仁之意,当我怀揣着仁义面对一列军旅,我依然可以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与对方作战

15.37: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大信,而不拘泥于守小信。”

这里的贞是古代的占卜行为,后面演化成了信仰坚定的意思,孔子说在君子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非常坚定,就是不要去为那些没有太大价值的信用而做无谓的坚持和牺牲,要更多的考虑是否自己是否具有大信。例尾生抱柱而死的例子

15.38: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译文

孔子说:“侍奉君主,应该认真做事,而把领取俸禄的事放在后面。”

这篇说的是要认真的做事要把对愤怒的追求放在后面,尽职尽责才能够在职场中走的长远,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绝对的公平的,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能够用钱来衡量,如果斤斤计较那么路只会越走越窄,让路越走越宽的方法,就是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值钱,让自己有能力去贡献更大的价值。就算在组织内得不到公平的对待,但是当找到更大的市场依然会有用武之地

15.39:子曰:“有教无类。”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教,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差别。”

真正的教育是。没有分类,没有区别对待的,教育是可以促使人的改变,通过教育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更好

15.40: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志向主张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目标一致是合作的前提,两个人一起合作,两个人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如果在价值层面上两个人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为利益而合作,那就会埋下分裂的隐患,我们要判断一个人跟自己是否价值观一致,目标相同可以通过观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留心细节,来考察对方跟自己是不是一路人。另外这句话也通常是用来拒绝别人,在拒绝别人的时候我们自己要多思考。真的价值观的问题呢,还只是彼此的行为方式不同,不能总以这句话来评判别人

相关文章

  • 论语学习7/10

    《论语.卫灵公篇》第36-40章 15.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遇到可以实践仁道的机会,对老师...

  • 孔子的养生观(6)

    ——《论语》学习之10-1-7-7 【原文】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斋)如也。席不正,不坐。 ...

  • 孔子的养生观(2)

    ——《论语》学习之10-1-7-3 【原文】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 【白话】食物的色变了...

  • 论语学习7/7

    2022年7月7《论语.卫灵公篇》 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 学习《论语》(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

  • 论语学习(7)

    12.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

  • 学习论语7

    其实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的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

  • 学习《论语》7

    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说:我曾整天同颜回谈话,他从不反驳,像个...

  • 寒假文化艺术托管学生安排

    7:30 - 8:30 晨读(论语、古诗) 8:30-10:00 语文 ...

  • 孔子的斋戒观

    ——《论语》学习之10--1--7--1 【原文】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白话】祭祀之前要斋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7/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rg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