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驱动力》
001 正是因为内驱力的作用,微软和维基百科PK,开源的维基百科取胜;
002 奖励有时候很奇怪,它好像是对人的行为施了魔法:把有意思的工作变成苦工,把游戏变成工作;有条件有期待的奖励会扼杀内在积极性;
003 如果物质奖励是在完成任务后出其不意的惊喜,那么奖励便不是限定创造力和积极性的制约因素,反而能起到正向效果;
004 胡萝卜大棒让我们希望得到的越来越少,不希望得到的越来越多:本来是要提高积极性却降低了积极性;本来是要激发创造力却抑制了创造力;本来是要让好人好事越来越多但实际上却让好人好事越来越少。上瘾者想要快速解决问题,置最终损害于不顾;撒谎者想要快速出奇制胜,置长远结果于不顾。
005 如果你相信“大众皆平庸”,那么平庸就会成为无法逾越的天花板。你需要倾听内心的声音,你的能量之源来自外在动机还是内在动机?你是更多关注行为带来的外在奖励,还是更多关注行为内在的成就感?我们究竟应该用哪种方式来思考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006 在办公室里,我们服从太多,投入太少。控制带来的是服从,自主带来的则是投入。你是不是处于最兴奋、最令人满意的心流体验之中?达到心流,不仅仅是一瞬间的事情,而且应该被作为生活规范:为了实现专精而保持美丽的“聚精会神的神情”。 它是必需品,我们需要它才能存活,它是我们灵魂的氧气。
007 你是不是常听到“效率”、“利益”、“价值”、“优势”、“焦点”、“差异”这样的词语,这些目标很重要,但它们缺乏唤醒人类心灵的能力。我们常常以利润最大化为中心,而驱动力3.0在不拒绝利润的同时,强调的是目的最大化:如果一个人感觉不到自己属于更伟大更长久的事物,他就无法过上真正出色的生活。寻找目的是我们的天性,我们在复兴属于我们的商业,重塑我们的世界……
008 假如你是一个成绩非常不好的孩子的父/母,你会如何做去提高孩子的成绩。
009 X 型人和 I 型人
X型人:更多的由外在动机而非内在动机而驱动,关注奖励而非内在满足的动机;
I型人:更少的关注某一活动的外在奖励,更关注这项活动的内在的满足感。(※注意:这种人的三种需求:自主,专精和目的)
010 如果你不是I型的人,不要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来让自己变得更加积极:
1).用你一句话描述你人生的成就。
2).每天都问自己:今天的我比昨天优秀吗?
3).给自己的绩效评估: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客观地确认每一次评估。
4).专注力在哪里,生产力就在哪里
5).每天提醒自己:什么让你每天起床,什么让你每天晚睡,回答这两个问题,一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找到你的目标。
6).设计自己的励志海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