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爸妈守则二:充足陪伴
* 放弃“工作再忙”句式:“工作忙”可以做两种理解。一种情况是工作真忙,同时主人公在自己人生内容的排序上,把工作置于生活的前面;另一种是工作实际上并没有表现出的那么忙,忙只是他内心并不真正乐于回家的借口。
先说前一种,我们一直以来的观念是,工作是为了生活,一份工作,如果连基本的生活内容都不能保证,只能为挣钱的手段,那这份工作不要也罢。即便是事业,也并不重要的可以优先于生活。事业原本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为了一个人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自我满足感,为了人生更加幸福圆满。一份事业如果以生活中其他重要内容作为交换条件,那么这份事业为你人生的贡献也会大打折扣。
再说后一种。再忙的工作,总有下班的时候,有休息的时候,即便是晚上9点钟了才能到家,只要有心,也能有10分钟和孩子说说话、聊聊天的时间。工作忙,做不到多数只是借口,只是那些是对你不重要,你压根不想那么做而已。
我们夫妻自己创业多年,有几年工作压力确实非常大,但回头看看,工作最忙的时候,也没有放弃陪伴孩子的时间、影响陪伴孩子的品质。我们两人的共识是:事业和工作不能影响生活品质,一旦有冲突、需要权衡,那么放弃或者调整事业和工作中影响到生活的那部分。
* 陪伴,人在,心在:我们陪伴孩子的内容只有:在家,听他们说话,和他们聊天,做好吃的饭菜、陪他们一起吃,带他们做一些有趣的事,在他们想出去玩是陪着出去玩儿,在他们求助时反应“爸爸妈妈在”,以及时刻准备着满足他们的需求。
* 带孩子做有趣的事:我们一起在家磨过豆腐、打过月饼、裹过粽子、包过汤圆,春天挖过野菜,夏天到海边赶海、冬天到什刹海玩冰车。
说起赶海,孩子们的态度很有趣。妈妈小时候特别喜欢赶海,暑假刚回老家就开始动员孩子们。娃们起初不太乐意,觉得起个大早到海边有啥意思。去了第一次亲手捉到小小的、活的寄居蟹之后,立马爱上,后来再去,就完全被大片的沙滩、起落的海鸟、沙滩上藏着的各种惊喜给征服了。今年才到春天,就已经规划好“暑假还要去赶海”。
* 不重金养娃:如果想着我娃一定都要最好的,最好的衣服、最好的奶粉、最好的辅食、最好的婴儿用品、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课外班、最好学区的学区房,可能就不免重金来砸了。这样,有了孩子不免经济压力倍增。
一个孩子健康成长需要什么?吃的健康、营养,穿的得体舒适,还有爸爸妈妈的爱、陪伴与适当的教育,仅此足矣。
爸爸妈妈要节制“给孩子用最好的东西”的欲望,接受“我尽力为孩子创造好的条件,但不一定是最好”的观念,合理控制育儿支出。好东西,是永远没有上限的,而代价,可能是孩子空有最好的物质,但无法享受爸爸妈妈的最佳陪伴。
* 有些爸爸不是特别乐于参与照顾孩子,总是说忙,搞到很晚才回家,并不是真正的因为工作紧张,没法顾家,有时候,是因为假的吸引力没有那么大,他或者还没有完全融入、适应小家庭的生活,或者是不想面对家里一些不是特别好的状况,比如乱糟糟、夫妻争吵、孩子不听话,等等。
如果确实有这种情况,孩子妈妈要做的,不是拷问丈夫有什么不满、不是责备丈夫不着家,而是尽一个好主妇的所能,把家建设成为一个欢乐的所在:整洁、清爽,有高高兴兴过柴米油盐日子的主妇,出产可口的饭菜,一家人一起吃饭,一起聊天,用成人式的理性讨论代替鸡毛蒜皮的争吵。两人一起讨论如何把孩子培养的更好,休息日一家人快快乐乐出去玩。相信如果爸爸妈妈用心改变家庭氛围,孩子身上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少。
* 育儿是两个人的工作:“甩手掌柜”爸爸们在孩子小时候后可能会很轻松,但是孩子大一点之后,把把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就会显现,孩子可能很难和爸爸建立亲密关系,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你想管,也管不动,而且爸爸从小陪伴不足的男孩子,在青春期开始后,还可能和爸爸发生严重的对立、冲突。
* 别让妻子成怨妇:从男性私心的角度讲,你在做爸爸后还一心只想着自己的事业、工作、职位、收入,或者不肯放弃之前年轻男孩的轻松生活,简简单单地把孩子丢给妻子一个人,你很难期待,妻子还是那个生娃之前善解人意的妻子,家还那个生娃之前充满轻松、快乐的家。从夫妻感情角度讲,得不到支持、理解的妻子,对你的满意度会大大降低。
* 严父不可亲,慈父才快乐:孩子小时候,做爸爸的经验不足,我确实也暴躁地打过孩子,为这事,我还专门去看心理医生,检讨自己身上的那些成长遗留问题让我产生打孩子的行为,解决之后,我再也没有打过他们。
我不觉得做一个在孩子面前总是板着脸、不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又不时对孩子提出高要求,让孩子有距离感、让孩子惧怕的严父,有多大必要。
反倒是做个“慈父”,让全家感受到更多快乐:一家人可以常常在一起聊天,孩子们完全没有怕爸爸或者怕妈妈的概念,怎么想就怎么说,有什么要求,可以放心大胆的提,爸爸妈妈可能同意,可能不同意,不同意会说明理由,但孩子不用担心被批评、责骂。家庭氛围每天都轻轻松松,没有人需要小心翼翼,也没有人需要担心动辄得咎。这样的生活,我们家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 和妻子做伙伴:一些家庭中,因为爸爸的“缺席”,妈妈会不自觉地把怨气撒在孩子身上,或者当着孩子对爸爸诸多抱怨,而孩子会和妈妈结成同盟,共同“对付”爸爸。这种氛围很可怕。其中固然有妈妈不够成熟的原因,但爸爸也确实应该检讨,自己在建设家庭、养育孩子的漫漫长路上,是不是妻子可以信任、可以依靠的伙伴。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也确实常常看到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停争执、彼此缺乏爱意的伴侣。但我不认为在婚姻中,美好的爱情不会继续生长。如果夫妻彼此可以扮演好“伙伴”的角色,那么婚前浪漫的、纯粹的爱情,会增添更丰厚的内容,成为更成熟的爱,他让两个人可以相互信任、彼此依靠、彼此交托,可以随时并肩携手,面对生活中的大小问题,也享受生活中的大小快乐。
* 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我在朋友圈里出名地“恋家”,没有特别的事情,每天在家吃饭,会经常晒晒家里的好吃的,每周带家人出去吃饭、聊天,大小假期规划不奢侈但有趣的旅行,每周打扫几次地板,吃完晚饭帮助刷锅、洗碗,每次开学帮孩子包几十本书书皮。
孩子真正在家里和爸爸妈妈每天一起生活的日子,也就是他们上大学离家前的十八年。这十八年一晃就过,未来孩子们会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爸爸妈妈真正能作为他们的照顾者,每天给他们爱意,让他们感受到快乐的机会,并不是永远都在,所以当下的每一天,都值得好好享受,好好过。
第四章 爸妈守则三:充分尊重
* 孩子是他自己:我们一直认为,父母必须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自己的所有物,他们的未来,应该由自己决定,而不是由我们决定。
爸爸妈妈所要做的,就是尽我们所能,让孩子能够拥有属于童年的快乐,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和天分,能够发展出健康的个性和人格,至于学习,应该培养的是对知识、思考的热爱,而不是把知识和各种各样的学习形式强加给他们。
在这样功利性极强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很难变成一个真正热爱知识、热爱学习,并且自觉地把学习作为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的人,那么他也失去了真正的发展自我的能力。这真是那些关心并担心孩子未来的父母们所希望的吗?
* 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中国人在别人面前,对自家孩子通常会做贬低的表述,而对别人孩子有乐于表现热情的溢美。
“看你家孩子,长得多高,我们家这个不行,又瘦又小。”
“看这孩子多听话,我们家这个,淘着呢。”
“这孩子,一看就是学习好的,我家这个,打都打不好。”
(而回到家中,他们又可能马上当着自己孩子的面贬低别人家的孩子。)
作为典型的中国父母,“合乎规范”的回答是:
“唉,我们家这个就是傻大个,光长个头不长脑子。”
“听话?那是出门了好好表现表现,在家闹着呢。”
“学习好啥呀,某某科就不行。”
遇到评价性的话题,马上“制止”。同样,当亲友的话题涉及到对孩子的评价,尤其是负面评价时,要想办法马上“制止”。制止的办法很简单,端杯茶、递个水果,岔开话题。实在岔不开,就直接小声制止:“嘘,我们家孩子不喜欢别人谈论他。”
可能会有读者担心,你们这么做,多冷淡,多不近人情,人家谈论你家孩子,还不是关心吗?你们这么表现,让人多不高兴。
但我们坚定地认为,在孩子被评头品足这件事上,保护孩子比迁就别人更重要。你没有贡献话题愉悦他人的义务,但你有保护自家孩子尊严与感受的责任。
* 用温和代替严厉:一位妈妈,困扰于自己管教孩子的方式太过严厉:小时候妈妈对我管教很严厉,当时我希望有个温柔善解人意的妈妈,现在我会不自觉地用严厉的方法对女儿,时候经常觉得愧疚。向往西方宽松的教育方式,又跳不出自身受过的严厉教育影响,让我无所适从。
一种很可能的情形是:当这位妈妈对女儿表现严厉时,实际上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在那一刻,她化身为当年面对母亲怒火的年幼的自己,那个害怕、无助、心里充满了对严厉母亲的愤怒的孩子,把自己对童年创伤的怒火发泄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幸运的是,我们这一代,对心理的关注度,已经远远高于我们父母的那一代,不但有各种家庭心理学、成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书籍和文章可以提供帮助,也有更多心理医生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寻求改变。
我们无法回到过去,改变自己的童年遭遇,但是可以从现在起,做个理性的不断成长的大人,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当你努力地这样做时,你自己和你的孩子,就开始解脱了,童年创伤影响会慢慢淡化,孩子也会摆脱被自己父母童年创伤继续伤害的命运。这并不容易,但作为负责任的父母,我们必须努力去做,而且做到。
要解决对孩子过于严厉的问题,爸爸妈妈首先要改变自己,寻求心理上的帮助,淡化童年创伤对自己的影响。
* 寻求心理帮助:我们不推荐网上流行的各种心灵鸡汤,那些毫无益处。要看来自专业的心理医生、心理专家的严肃、经典的著作。美国著名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M.Scott Peck)博士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他因为这本书,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这本书畅销几十年,至今不衰。其中讲了很多童年创伤影响到成年人心理和行为的案例,相信这本书读下来,多读几遍,会对爸爸妈妈们有非常大的帮助。
* 了解儿童心理和行为:美国著名儿童心理专家伯顿·L.怀特的《从出生到三岁》。这本书首版面世于1975年,也是长盛不衰。怀特基于自己37年的观察和研究,在这本详细的指导手册中描述了0-3岁婴幼儿在每个月的心理、生理、社会能力和情感发展,以及人如何配合孩子自身的发展特点,养育出快乐、幸福、健康、发展良好的宝宝。
没有哪一对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幸福,但常常因为一个成见进入误区,糟糕的事,这种成见到处都是,而且往往延续到孩子成年,那就是——父母天然地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大人就是比孩子懂得多,我要做的,都是为你好,而你要做的,通常是错的,需要大人来纠正。孩子小时候,这种成见导致填鸭式的早教、拔苗助长式的潜力挖掘,等到孩子大一点,他很可能成为既无法管教又不能自主的孩子,家长则被气得不知所措而又无可奈何。
* 与孩子温和平静地沟通:我们还要提醒哪位自己被严厉教养方式所困扰着的妈妈,其实,一位妈妈,不见得时刻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从孩子身上移开一些,关注伴侣,关注家庭生活的其他方面,学习收纳整理术,让家中干净、整洁、舒适,学学做饭,让爱人和孩子能时刻享受到爱人/妈妈做的美食,这些,都是温柔善解人意的妈妈的一部分角色。对一餐一饭温柔耐心,对家人孩子,也会慢慢有更多耐心。
* 停止唠叨:一部分被唠叨惯了的孩子,学会充耳不闻,无论大人说什么,孩子都没有丝毫反应,该干嘛干嘛。这实际上已经是孩子的消极反抗,但大人通常不会检讨自己是不是说的太多,而是常常批评孩子“我这孩子,怎么说都没用”,御史大人继续唠叨,孩子继续没反应。
一部分被唠叨烦了的孩子,学会跟大人对着干,你越说,我越不听,你要往东,我偏往西。于是大人追在孩子屁股后面唠叨的更欢,“这孩子,天天说着还不听呢,要是不说,还不反了天。”
还有一部分可怜的孩子,已经无奈道只好机械顺从了,大人说什么,孩子就做什么,不反对,也不厌烦,跟在唠唠叨叨的大人后面,像只乖顺的小绵羊。“我这孩子,乖得很,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于是,大人继续说,孩子继续乖,直到很久以后,大人惊觉:“这孩子怎么一点主见都没有呢?”
* 唠叨或出于无聊,或意在控制:另外一些父母,需要从带孩子这件事上获得存在感、成就感、控制感。通过唠叨孩子,他觉得孩子的一切活动,孩子的所思所想,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这让他们觉得安全且满足。
关于父母需要通过唠叨孩子来打发时间,我建议,即便是做父母,也应该有自己的事业、生活、享受,不能把全部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自己一无所有。父母越充实,孩子才会越充实。
* 唠叨不是爱 负面作用多:大人唠叨,输出的通常是强迫和控制。每个唠叨的大人,都以为自己表达的是关心和爱意,实际上输出的却是强迫和控制。他们不听地暗示孩子,你是不懂得,我是懂的,你是不会的,我是会的,所以你得听我的。这样做,要么孩子成为习惯被强迫和被控制的懦弱的人,要么孩子成为特别喜欢强迫和控制别人的人。
* 别逼孩子该改改: · 别把孩子的问题简单视为错误;· 找准成因提供帮助;· 成因一 大人的错误示范;· 成因二 孩子认知不足;· 成因三 孩子遇到困难;· 成因四 孩子能力不足;· 成因五 孩子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成因六 大人错误做法。
孩子从小婴儿一天天成长起来,每一个天对他来说都是新的。他不可能一下子做到时时、事事完美(大人同样也做不到),甚至可能经常做大人认为错的事,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再正常不过,甚至可以说,这就是孩子的成长过程本身。
* 找准成因,提供帮助之三:孩子遇到困难:最典型的是孩子不完成作业。
孩子真正“忘记”某项作业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拖着不做、做不完、忘记做,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他做这项作业有困难。大人接到老师“孩子没完成作业”的投诉,先别急着批评孩子。“又没做完作业,昨天坐了半晚上都做啥了?”“下回一定得做完,别让我再挨老师批了!”这样的话,说多少遍,都不会管用。
应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老师说你某项作业没有完成,是忘了做,还是做起来有困难?如果忘了做,下次你一定要把记事记清楚,自己不清楚的,和同学核对一遍;如果是有困难,拿给爸爸妈妈看一下,看看爸爸妈妈能不能帮上什么忙。”孩子看到爸爸妈妈不是简单粗暴滴批评,就很容易放下已经准备好的抵触,告诉大人是不会做还是不想做,或者还有别的原因。
如果孩子告诉你是有困难,也一定不要批评孩子:“上课都干嘛去了,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要拿出诚意,切切实实地帮助孩子,和他一起解决不会做的难题、给他讲解他没有理解的内容。
作业是这样,其他事情也是一样。遇到不满意的事情,先站在孩子角度想想他是不是有困难,帮孩子解决困难,比要求孩子“明天就改”有效得多。
* 成因五:有些孩子故意“淘气”,在家里家外做出种种“熊孩子”的举动,让大人尴尬烦恼,然后呵斥“你咋这么淘!就不能改改?”孩子故意淘气,常常是引起大人注意,而孩子故意引起大人注意,往往是因为大人对孩子的关注太少了、陪孩子太心不在焉了。
我们的经验是,大人越能体察孩子的需求、越能及时满足孩子需求,孩子衍生出各种让大人烦恼的问题的可能性越小。大人所要做的,只是用心观察、用心满足而已。
* 成因六 大人的错误做法:最典型的事,强迫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或者因为大人的一些改变,要求孩子跟着改变。
比如要求孩子学钢琴,然后强迫他练琴。大人需要承认,每个孩子是不同的,确实有些孩子学起钢琴来兴致盎然,持续练几个小时琴都不叫苦、不叫累,而有些孩子即便你强迫他学,他还是提不起兴趣。应为孩子不愿练琴而打骂孩子的情况实在太多了,大人为什么不能改变一下,让孩子去做他真正有兴趣的事呢?
再比如因为大人的改变,要求孩子跟着改变的情况。有的是因为妈妈要上班,把孩子送去姥姥家,然后,“孩子到姥姥家就变得特别爱哭,怎么说都不行”;有的是孩子要上幼儿园了,把孩子从祖辈那里接回来,“孩子又变得特别爱哭,怎么都不愿意上幼儿园”;有的是妈妈怀了小宝宝了,要求大孩子懂事起来,结果“大孩子变得脾气暴躁,特别执拗”。
这些,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大人的问题。大人把孩子送去姥姥家,孩子离开妈妈,自然不会马上适应,光要求他不哭,她怎么可能做到呢?大人为什么不会想到让保姆或者祖辈在爸爸妈妈身边带孩子呢?孩子跟祖辈生活习惯了,突然要离开他们独自去上幼儿园,他怎么会马上适应呢?大人为什么不多给孩子一些适应时间呢?妈妈怀了小宝宝,马上要求大孩子这样那样,大孩子又怎么可能不害怕“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呢?”
遇到这种情况,大人要做的,是马上停止自己的错误做法,消除引发问题的导火索。找到问题的根源,给孩子帮助和支持,引导孩子成长。单纯地要求孩子“改”,只是无效的管教,找到原因,帮助解决,才是真的在教育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