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是不够的,他还也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在长安城里。”
——王小波
离开故乡以后,我常常听到不同的作品,不同的人说着跟西安有关的事,有爱情的,有市井的,每个人都保留着对这座城市自己的见解。而父辈们儿时跟我讲的那些传说,那些经过,早已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自己的思考,对我来说,他从来也不是小桥流水人家,他更像是散发着浓厚历史气味的地方,神秘又伟大。
——《西安》唱作者赵钶
文| 想和汽水儿的小王
图| 网络以及小王
资料| 部分来自网络
想写一篇关于西安的文章,可是它太过厚重,实在是不敢下笔,又反复认真研习了它的故事,才开始提笔,只是为了让它看起来好一些,再好一些;也是想能真正从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去解读这个城市。可能我不能完全做到,但还是想尽可能靠近。为此,还花了点心思。
之前西安在抖音上爆红,还一度掀起众网友的热议,对于“网红城市”这个称号,我想先说:“抱歉,我不喜欢。” 虽然现在是短视频自媒体的时代,几乎人人都玩抖音之类的app,短视频营销模式应运而生,当然也包括城市宣传方面;但是,只靠毛笔酥摔碗酒红起来的西安,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作为一个西安人,我更希望人们可以看到它所谓“网红”以外的更多面。
“历史之城”
西安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此外,还有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城墙,国家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真的没有“省”)。
“摇滚之城”
有人说秦腔就是中国的传统摇滚,华阴老腔更是最早的中国摇滚。其实细看,如今的摇滚乐很有古时候流传下来的秦腔的味道,都是歇斯底里的怒吼,西安生活节奏偏慢,但西北人的耿直率性,又让他们需要一种强烈而直白的表达方式,摇滚自然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而现在,秦腔也成了小众,更多的是爷爷奶奶辈的老人听的更多,传统文化在渐渐地离我们远去,那我们更应该去保护他们,保护这些优秀的历史财富,精神财富。
“西安摇滚三杰”——张楚、郑钧、许巍,从上世纪90年代就代表着西安摇滚,如今早已成为中国摇滚乐的标志性人物。除了三位摇滚老炮,西安这片摇滚热土上还活跃着王建房、黑撒、马飞等新生代摇滚人。
“美食之城”
尝过就知道,作为西安人,外出的时候面对食物总带着一种自豪感,吃到别处的美食,感叹一句“好吃”后,紧接着就是条件反射般的将其和西安的食物从原料、烹饪方式、口感等各方面比较。
可是,它也有不那么尽如人意的时候
比如堵车,拥挤,真的有时让人抓狂
比如有些旅游景点设施不那么完备
比如火车站真的很破
比如每年冬天必有的雾霾天气
比如荣登新四大火炉榜
……
但自家的城市总对它有莫名的好感
看到西安被曲解,有时候挺难过的。
坐在西安的公交车上,看着这座城市,突然想到,时代的齿轮不停转动,城市的事物更替发展,长安的曾经是辉煌的,而它的现在也同样值得我们骄傲,尽管还有很多不那么尽如人意的地方,不过是发展中的副产物,终有一天会解决的,何必着急。有的人说历史的厚重感赋予了西安人不一样的感觉,而西安的老人儿可是悠哉悠哉的,不信,就去城墙跟下瞧瞧,环城公园里乘凉的大爷们说不定还会跟你多聊几句哩。
最后,用双脚亲自去丈量一座城市的距离,用心去感受一座城市的温度,离城市本身近一些,离互联网营销模式远一些。(这里不是否认互联网营销,只是要以一种合理的角度去看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