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孔子》—1.1孔子的反问

作者: 青梅煮小酒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23:08 被阅读26次

从今天开始,故事就正式展开了。

故事的主人公姓孔,名丘,字仲尼,山东人,一辈子兢兢业业搞教育,搞思想输出,有人说他生平不得志,但是在世的时候他已经获得了“天之木铎“的美誉,木铎就是一种大铃铛,天的大铃铛,想想就震聋发,可谓是赢得了生前身后名。

想要了解孔子,还得回到《论语》,毕竟这是人家一辈子的言行录。

《论语》开篇第一句,我想中国人已经耳熟能详了。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出自杨伯峻·论语译注)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把译文摆出来,是让大家对这句话首先有个大概的认知。

每当读这句话的时候,我总在想,这是一个反问句啊,反问句的话我们一般都是在和别人聊天谈话的时候才会用的到,孔子总不会无端端的,在大街上拽过来一个人,直接告诉人家这句话吧?

所以我想,当时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的。

某一日,孔老夫子在课堂上讲授《诗》、《书》、《礼》(当时的孔子指定的教科书),快下课的时候,他看了看下面跪着(当年中国人还不坐着)的学生,说:“谁有问题抓紧问,没问题下课了。”

下面的学生叽叽喳喳了一阵,有一个学生弱弱的把手举了起来,说:“老师,我有个问题……”

“讲。”

“那什么,咱们天天的背这些书,太枯燥了,而且我都不知道学这些东西将来干什么用,每天循环往复这些东西,我的脑袋都要爆了。”

我想,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一定是七上八下的,甚至说,他是鼓起了很大勇气说的这句话,因为从《论语》中记载的孔子的言行来看,他并不是一个脾气特别好的人。

孔老夫子眼睛转了一下,叹了口气说:“我每天教你们这些知识,让你们背的课文,不是告诉你们怎么赚大钱,怎么当大官的。那是给你们一辈子的为人处世打基础。这些课文里教你们的,都是为人要恭敬、诚信、孝悌,当你们学一点,做一点,拿出这种真诚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我想你的人缘一定错不了,这样循环往复的学习,然后去实践书本中的道理,难道你不快乐吗?”

听完这句话,下面的学生嘟囔了一声,记下来了这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其实应该原谅他记录的不完整,毕竟往柱子上刻字不轻松(这个问题我之后不再提了),能省一个字,尽量省一个字。

又有一个学生举手,我感觉可能是颜回,因为他家实在是太穷了,你身边最穷的人都不如他穷。

他说:“老师,最近我这又来客人了,可是你知道,我家的环境很困难,我自己吃饱饭都费劲,拿什么招待客人啊。”

孔子点了点头,说:“来客人了,看来的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你大可以不必招待他,因为你们毕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都不一样,交往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但是如果来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么有情饮水饱,我想你这位朋友即使和你一起饿着肚子探讨学问,他也是快乐的,难道这样你不快乐吗?“

于是有了第二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说:“最后一个问题了啊,回答完了放学了,还有谁要问?”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现在我身边的人都不理解我,不知道我在想什么。我把从您这学到的道理跟他们说也说不明白,反而有人讥笑我,我很生气,但是不知道怎么办,请老师赐教。”

这位学生说完了后,脸已经涨红了。

现场鸦雀无声。

他问的是所有孔子弟子的心声。

孔子站了起来,抖了抖衣服,眼角闪现出一丝坚定,他环顾了一下凝视着他,渴求得到答案的弟子们,缓缓的踱步走下了讲台,清了清喉咙,高声说道:“人的一生,切莫为了名利而学习。人生路很漫长,也很短暂,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到底应该去追求什么呢?我想,是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品格是我们要穷极一生去达到的目标。诚然,我们应该出去宣讲,让这样的信仰成为能够让大众所熟知、所践行的信仰。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强求别人和我们一样,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性。他不接受你,不了解你,并不代表别人无法企及你的高度,而是代表你还没有做好自己,所谓正己化人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当别人嘲讽你、讥笑你、看不起你的时候,你还能够不发怒,不恼火,难道,这样在你心中,还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君子么?”

看着弟子们若有所思的样子,孔子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下课。”

他在弟子们的目送中转身回到内间,弟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脑海中所想的,都是那句话: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相关文章

  • 《你好,孔子》—1.1孔子的反问

    从今天开始,故事就正式展开了。 故事的主人公姓孔,名丘,字仲尼,山东人,一辈子兢兢业业搞教育,搞思想输出,有人说他...

  • 你好!孔子

    孔子,首先应该是位教育家,他的很多言辞至今仍有巨大的价值魅力。 其次,他应该是位政治家,他的一些从政理念让人肃然起...

  • 当孔子遇到苏格拉底

    当孔子遇到苏格拉底会发生什么事?孔子:你好,我叫孔子,儒家思想创始人。苏格拉底:你好,孔子,我叫苏格拉底!古希腊三...

  • 《你好,孔子》-序

    不是名人写东西,其实是不需要写序的。 但是总觉得不写序,这篇长篇(至少现在我认为可能是长篇)著作,可能会少点儿什么...

  • 通过预防针阻止更多的人涉足风险,成为真正的风险。也就是所谓的预期

    我们说正常的人际关系是对等的。 《论语宪问》中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何如? 孔子反问: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所以,以...

  • 麻木不仁

    古时候的礼仪是很注重仪式感的。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宰我问孔子:为父母守孝必须三年吗?孔子反问宰我:如果不守三年...

  • 2020-05-30

    以直报怨。当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可以吗,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可、否!而是巧妙地问了一句“何以报德?”这个反问非常巧妙...

  • 南北之强

    子路问孔子什么是强,而孔子并没有直接回答什么是强,他直接反问子路您问的是什么强?是北方的强呢,还是南方的强...

  • 会“反问”的人,绝对是高手!

    读《论语》发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孔子说话很喜欢用反问句。 就比如下面的这则,大概的意思就是,有人问孔子这么厉害为什...

  • 孔子是世界的孔子

    文:月光圆明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战乱年代,正是春秋战国争雄天下之时。夏、商、嬴政王朝溃散之后,中国社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好,孔子》—1.1孔子的反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iyp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