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遇事总会向不好的地方去想,说好听点叫“悲观主义者”,一直觉得笨鸟先飞,聪明不如人,可以多用功,“天道酬勤”。学这,学那,给自己贴上好多标签,以为这样就是孩子的榜样了,如今其实就一“衰人”,自己活得不快乐不说,孩子告诉我“我长大可不会像你一样,活得那么累”。看吧,你以为你努力做榜样,孩子觉得你是反面典型。
“衰人”似乎从年轻时便如此。那年月上学根本没有爹妈管,平时学习还好,一考试就紧张,特别神奇,必考砸不可。到头来才发现,折腾一圈逃不过师范的命运。上师范时,有一补录分到同一班的女生,对我印象是极深的,说我考试时可紧张呢,一会儿说太热,请监考老师打开窗户,一会儿……总之,是故事不断,所以故事终成事故,当年花了父母东拼西凑借来的万元,才上了个师范学校。要知道,二十多年前,我们这里的万元户是很稀缺的。这“衰人”庆幸有个爱我的妈妈,和什么都听妈妈的爸爸,这才让我有了工作的机会。
正因如此即使愚钝,却一直努力着,上班之后的好多年,自己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教学设计》、《演讲与口才》等杂志,也从学校图书室借杂志看,只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把孩子们教明白。有机会便参加讲课比赛,那些年机会也少,后来企业学校归地方,机会才多起来。很奇怪总是在学校同事们说讲的好,一到旗里就败下阵来。后来才知道,大家讲课其实水平都差不多,送谁去上一级参赛还是要看人情的。老师们讲课若有机会基本十年即成名,我是二十年后,学校换了一位与教研员关系不错的校长才有这样的机会,陆续地取得一些荣誉。后来好多次我对我们领导说与她相见恨晚,早认识,早成名了。
因为愚钝,上班之初总是纠结在孩子们的分数上。很用心的备课、讲课、批改了,孩子们考的不好,我着急上火还生过一场大病,险些成了一个结巴。后来才知道,好成绩也未必都是你教的,有位同事告诉我**老教师,和她一年组时,批卷把自己班错的批成对的,而她班有的题明明对了,发卷时才发现批成了错的。这位老教师我毕业时一直和我一年组,是我们的年组长,当年会不会这样对我,我就不知道了。那些年我是很拼的那一个,学校里经常是最后一个离开。有一年冬天,晚上九点多批完学生作文,我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回家,家里住的是平房,到家要骑一段很长的漆黑一片的土路,在路上才知道什么叫害怕。
自己愚笨还不承认,工作了圈子小,只想把孩子们都教会,所以有同事家孩子送到我们班,便觉得同事孩子成绩不好,对不住人家,因此对同事孩子要求也高。班级孩子成绩不好,改、罚、挨留,即便同事的孩子也照罚不误,这些如今被称为违规的事情当年真是没少做,以为这样是为孩子们好,其实自己是想多了,甚至得罪了同事,自己还不知道。以至后来,好多老师对我的评价“教的还行,太厉害。”即便如此都没让我醒悟,一直信奉“严师出高徒”,是严了,孩子们成绩后来也算可以了,只是曾经引以为豪的高徒们没有一个喜欢我、记得我的,可能有些还得恨着我吧。
愚钝的人,养个孩子,也没养明白。自己觉得他挺聪明的,却一直也不是老师们喜欢的孩子,这与我这个不招人喜欢的母亲有很大的关系,多年父亲不在身边,一直跟着我长大,好的没见他学到,有个性,说话办事一根筋倒是如出一辙。所有我性格方面的缺陷,在孩子那里一样没落。总想着,他要是如我当年那样努力,加上比我聪明的多的脑子,成绩得多优秀。到了高中用老师的话说他“净耍小聪明”,这不是“真愚蠢”吗?孩子没有我那么悲观,我见他不紧不慢的学点儿就够的样子,无奈着,着急着……以至他的反感。
我的焦虑能改变什么呢?曾经的自己,凡事拼尽全力,又得到什么了呢?事实说明命运使然,焦虑无益,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人各有命。
同学张侄女高考459分捡漏报上一所西安的大学,往年最低也要五百多分。同事芳的儿子532分,本科一批没报上,决定复读,今天告诉我被大连理工录取,原来今天有补录的,没想到补录进了个九八五学校,这成绩按排名报好了,初报时勉强能进个211。这俩孩子命可真好,说明什么?“考得好,不如报的好。”然而考生那么多,不是人人都有这么好的运气的。
都说懒人有懒福,祈祷吧,祈祷杨同学明年高考也能如此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