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
从「吐槽知识服务」这个现象说起

从「吐槽知识服务」这个现象说起

作者: Anthony老安 | 来源:发表于2017-12-01 11:00 被阅读0次

1.别再吐槽知识服务了!

游泳教练不擅长游泳,是不是不配做教练?

功夫巨星的功夫不是最厉害的,是不是不配在电影里表演天下第一?

传授企业成功秘诀的往往不是企业家,是不是说明那些传授的人就是骗子?

……

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然而,总有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比如近些年,总有一堆人喜欢用阴阳怪气的话,吐槽知识服务行业,以及相关的从业者。他们吐槽的一大理由就是——

「传播知识的人自己都未必运用好了那些知识,甚至讲过什么自己都忘了,而他们却在靠这个赚别人的钱」。

(至于其他的吐槽理由,比如「他们讲的不一定对」、「他们其实是变相地贩卖成功学」、「听他们讲这些道理没用,反而会让人浮躁」、balabala……我就懒得反驳了)

这个吐槽的逻辑就非常奇怪了。知识服务既然是一个服务,那就是面向用户的,只要给用户提供了价值,这项服务就成立,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赚钱。

那么知识服务有没有给用户创造价值呢?当然有了!

给用户节省阅读时间,传播各个领域的知识。启发用户明白一些道理,并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让气味相投的用户之间形成连接,促成有效社交……这些是不是都是巨大的价值?

所以,你为什么要纠结传播知识的人自己有没有用好这些知识呢?这有关系吗?难道一个人只有把他自己讲的道理都成功运用了,才有传播知识的资格?难道你非要让马化腾开个专栏和你讲如何运营一家成功的企业?可是人家哪有这个闲功夫呢?他还当不当首富了?

​2.「术业有专攻」

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强调过「分工」的重要性,换用古话来说,就是「术业有专攻」。

体现在知识服务上,道理就非常明了了:有些人擅长做,有些擅长讲。擅长做的人,不一定讲得好。讲得好的人,不一定做得最棒。所以从事知识服务的人,只要具备优秀的传播知识的能力,就足够了,其他的根本无关紧要。

就像有些大学教授学术很成功,但讲课一塌糊涂,而有些则学术不厉害,但讲课一流。这是一个道理。

明白了这个道理,还有助于协作。比如有些人写很厉害,有些人说很厉害,他们之间协作的话,就可以形成类似菁城子(罗辑思维策划)和罗胖(罗辑思维主讲人)之间的关系。

3.输出能力,要找对姿势

有时候,你明明有一项能力,却总是不见效果,那可能就是你对自己能力的定位不对,即,输出自己能力的姿势不对。

比如,同样是表达能力,你更适合写,还是更适合说,或是以问答形式地输出,或是以主持节目的形式输出,又或是以谈话类节目的形式输出,等等等等,都是不一样的。而你,要找出最适合输出自己能力的姿势

就比如罗胖吧,他如果走写作路线,或是走罗辑思维第一期(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观看)的那种座谈会的路线,或是其他,那或许就不能输出很好的效果。最适合罗胖的方式,就是他一个人在那儿叨逼叨叨逼叨地讲(当然,这或许还和时机有关,不同时机或许有不同的最佳输出方式)。

而且,由于他经常说,可能会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形式,说着一些重复的内容。所以他会在有意无意间,对文字进行优化雕琢,尤其是措辞的精确度方面。我就经常感叹他说出的一些词和句子,怎么会这么恰到好处,对一个概念、一个道理,你似乎找不出更好的说法。

这,就叫「术业有专攻」!

其实你想想,一个经常需要口头表达的人,反复操练(也叫刻意练习)之后,怎么会不对措辞钻研得很深?这就是人家的手艺啊!

那么你不妨问问自己,你找到最适合你的、具有「个人特色」的输出姿势了吗?

4.从业者心态和用户心态的截然不同

我之前从事编辑策划工作,其中一个主要工作就是改文案,它非常消耗时间和精力。但用户是看不到你背后的心血的,甚至,我们的很多用户以为我们的文案是几个小时就能写好的,是由一帮靠天分和才华吃饭的策划轻轻松松完成的。

其实很多工作都是这样,对于一个产品,用户心态和从业者心态截然不同。那些看似一气呵成的精妙绝伦的作品,背后都凝结了用户看不到的无数工作人员的纠结、痛苦,而在这些从业者看来,这些作品还有无数优化的空间。

这一方面告诉用户,你能享用到一个好的产品或服务,是背后无数不为人知的努力的结果。

另一方面又告诉从业者,别希望用户理解你,你要做的,只有死磕自己,打磨出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两点看似矛盾,其实相辅相成。

或许,世界变得越来越好,正是因为有这个逻辑。(这不正是市场的力量吗?)

5.从业者之间的盲目比较

同样是我之前做策划时,我经常会因为别的策划写出好句子而赞叹,赞叹完了就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没写出这样好的句子。这样的经历多了之后,有时会给自己很多压力。

直到后来才明白,这也是「术业有专攻」的道理。相互比较竞争没有错,但有些非常个人特色的东西,不能盲目比较。写文案的可以有自己的文案特色,你的一些特色他写不出来,他的一些特色你也写不出来。那就彼此欣赏好了。过分比较和自责,可能也是一种「贪」

而从你的用户角度来说,你们给他们提供了不同的文案特色,让他们看到了多元的世界,这不也是件好事吗?

更别说,你们还能顺便收获各自不同的支持者呢~


Hi~~我是Anthony,「雁字」App 的创始成员。

我们把好书做成了游戏闯关形式,让知识更有趣。链接戳这>>>http://t.cn/RlqVT1F

内测码的私我哈~

相关文章

  • 从「吐槽知识服务」这个现象说起

    1.别再吐槽知识服务了! 游泳教练不擅长游泳,是不是不配做教练? 功夫巨星的功夫不是最厉害的,是不是不配在电影里表...

  • 这是简书写作,不是吐槽大会

    ❤【社会的吐槽现象】 现在社会上出现一种见怪不怪的现象——吐槽,甚至根据众人的吐槽出现了一档综艺节目《吐槽大会》,...

  • 《带着鲑鱼去旅行》

    一句话总结:高级知识分子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吐槽。 对了,人家把吐槽叫做仿讽。不知道这个词是不是翻译者生造出来的。但...

  • 吐槽

    吐槽说起吐槽,最近和同事吐槽最多的是领导吐槽学校。人越大就看到很多不纯的东西,吐槽某某,总是找出各种各样的事情拍给...

  • 吐槽知识

    1.信息不是知识,知识不是智慧。读书能增进智慧,也可能让人更蠢。有些书是有毒的,那些写书的人要么自己蠢,要...

  • 从朋友圈吐槽医院说起

    我有一个“密友圈”――在发现微信里面刷朋友圈的时候,突然发现找不到很多好友的信息的时候,我重新申请了一个微信,建立...

  • “论资排辈”很要命

    说起工作中“论资排辈”的现象,应该足够大家吐槽个一千零一夜吧。 在学校,这种现象更加明显。 “小张,你去把这几套试...

  • 2019-05-09

    东哥从天津回来了,颇有些想念。上午回到寝室,便开始吐槽,吐槽这个国赛,吐槽这个世界就是如此的不公平。阿东说,在和其...

  • 设计师并不笨,我们只是被教育只做设计

    从段子说起 设计师大概是最喜欢吐槽和自嘲的物种,吐槽甲方的审美,自嘲为“加班汪”、”射鸡师“、“设计狗”。有些设计...

  • 跟弗兰克学写作第十一期十你的教养藏在你的动作里5/7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吐槽,吐槽中国人的整体素质,吐槽着很多中国现象。就像我常常给身边妈妈们说,我们都长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吐槽知识服务」这个现象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bi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