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保祺约生于1895年,福建龙岩人,在北伐后期,曾任战地政务委员会司法处秘书,沪特区最高分庭检政等职。他的《健庐随笔》记事多属亲历亲闻,征之有据,评之有理。
杜曾经在北平见过小凤仙,以他的眼光来看,小凤仙无论色艺“均非上乘。”意思就是颜值并不高,没那么好看,而且艺也一般,所以他认为,蔡锷当时与小凤仙的往来,“计在脱身”,何况蔡本身也“并非登徒者流。”
以小凤仙所留下来的照片看,杜的话还是可信的。单若论貌,小凤仙也仅是中人之姿。有人说,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论缘分,说不定蔡锷与小凤仙就能看对眼呢,那也不排除这种可能。
当蔡锷被软禁的时候,他住在西城的棉花胡同,他得给袁大头演一出“醉卧红尘”的戏,于是就到八大胡同玩潇洒。小凤仙住在八大胡同陕西巷里的云吉班,她的长项不在色上,但妙在能识文断字,会拉二胡,会弹琵琶,会唱京剧,还会写歌词。用这些来给蔡锷解闷那倒是足够了。
蔡锷一方面觉得小凤仙谈吐不俗,可以引以为红粉知己,同时可以借她来应付京中的一班“同僚”,更重要的是要给袁看看,他蔡锷也在这软红十丈的温柔乡里沉醉得不可自拔。为了把戏演得逼真,蔡锷甚至为了小凤仙与发妻闹翻。
(电影《知音》里,美女张瑜扮演的小凤仙。)
在玩了这样的一出苦肉计之后,蔡锷才得以巧妙脱身,潜回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
可惜的是,这个故事只演到了一半,原因是蔡锷英年早逝,不论当年许给小凤仙的承诺是真是假,都无法验证了。
年仅34岁的蔡锷因患喉结核的在日本病逝,消息传到北京,在中央公园进行公祭时,小凤仙身披黑纱,前往祭奠。
此后小凤仙隐姓埋名,离开公众视线,她曾经下嫁给当时东北军一位梁姓旅长,二人生活多年,无后人。
1949年小凤仙再次嫁人,嫁的是大她五岁的沈阳锅炉工李振海。此时的小凤仙已50余岁,李带着四个孩子,有一个14岁的女儿李桂兰。李振海去世之后,小凤仙和他的女儿一起生活。
(小凤仙的继女李桂兰。)
1952年,小凤仙患上了小脑萎缩症,身体状态每况愈下,于1954年去世。
在公祭蔡锷时,当时小凤仙送的一副挽联脍炙人口:
“不幸周郎竟短命,
早知李靖是英雄。”
在这幅对联里,小凤仙把自己也抬到了红拂女的位置。据作者推测,小凤仙应该没有这样的笔力,应是某位名士捉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