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看了《奇迹男孩》,电影非常感人,看到最后我和孩子都哭了,希望大家都能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看!影片最触动我的是关于亲子关系,关于对孩子的爱和支持。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3728/063968817ee8d2c1.jpg)
十岁的男孩 August,拥有一张魔鬼般的脸孔。从小,他因基因缺陷,导致脸部残缺,并合并多种并发症。好不容易,经过了大大小小的手术,他活下来了。但是他的脸,却没有恢复正常。
十岁以前,August是在家自学的。他自幼受到家人、朋友严密的保护。但是,智力没有问题、行动也无困难的他,却从没过过团体生活,也没有自己交过朋友。August的父母认为,应该是要让August面对世界的时候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3728/37b8f722ca0988bc.jpg)
故事,便是从August的父母决定送他入学开始。全书描述了这一整年所发生的事。排挤、攻击、恶作剧、背叛……August就像一只入了虎口的羔羊,开始面对一件件既现实、又残酷的青少年战争。
就在这种种令人难堪的情境中,善良、体贴、同情与爱的种子,也在August的勇气与努力面对之下,成为奇迹男孩。但这个故事并不是简单的励志。电影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男孩的奇迹,而是普尔曼一家怎样创造一个奇迹的过程,这个奇迹,就是如何让一个特殊的男孩克服心理障碍,走进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3728/f1362d600492f906.jpg)
其中,特别是普尔曼太太、August的妈妈用心良苦。
她是一个绘本插画师,因为老天在编写奥吉的遗传密码时出现了疏漏,普尔曼太太生下的儿子让丈夫瞬间石化,让助产士惊慌失措地抱起孩子冲出产房去寻求帮助。这一帮助,对奥吉来说就是27次整形手术……
一个有着很好职业前景的母亲,因此不得不放弃工作专职在家陪伴孩子长大,这其中的痛苦和隐忍,不言而喻。所以,当普尔曼太太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在奥吉到了读五年级的年龄送他去比彻预科学校上学。
最触动我的还是,在孩子受到挫折伤害时,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肯定他,支持他。儿子奥吉一开始的上学之路充满荆棘,遍体鳞伤回家哭泣,伊莎贝尔和他的卧室对话简直可以推广给所有的母亲: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3728/323634bc242efe6c.jpg)
先明确由于情绪离开餐桌是不礼貌不合规的,然后是轻柔请奥吉发泄出悲伤,倾吐心声。
“你并不丑,奥吉”——妈妈
“你是我的妈妈才这么说”——奥吉
“正因为我是你妈妈,所以我的看法才重要,因为我才是最了解你的人。”——妈妈
看到这里我很是羞愧,在看电影的路上,我还因为孩子的期末成绩把孩子数落了一路,越说越气,越气越说,说得孩子耷拉了头。
孩子成绩很差吗,也不是,只是不符合我的期待。孩子不努力吗,也没有,只是没做到尽我要求的努力。事后我就在想:作为母亲,我爱孩子是不用质疑的,但有时候怨气很重。而这怨气,到底是为了孩子不肯上进,还是他的不肯上进让我丢了面子?更有可能的是,是我的投入,每日的天不亮就起床做早餐,不辞辛劳接送,作业的辅导,还有周末辅导班,这些成本,却没有获得意料中的回报。这种失落感,是不是才我怨气的主要来源?
这几天,有一名五年级小学生被妈妈用手机电源线勒死的新闻不断刷屏。据说这名福州的五年级小学生平时成绩不错,钢琴还过了九级。因为期末语文考试成绩不佳(好象是89分)。(中间的事我们不知道,比如母亲如何责骂,孩子是否顶嘴,双方情绪激烈成什么样子)结局是:妈妈用手机电源线把孩子勒死了。之后这位母亲割腕自杀未遂,又从13楼跳下身亡。
我们不可能会那么极端,可是我们没有对孩子怨气冲天的时候吗。父母总想着把力所能及的最好的东西给孩子,但哪有什么学习是轻松的?光是家长心大是没用的,学校有要求,老师有期望,别人家的孩子更是永恒的可怕存在。另外,中考高考月考季考期末考,都是小考,真正的大考来自于艰苦卓绝的生活和深不可测的命运,没有考官也无法作弊。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十几年的教养,真的是一场太漫长的战争,甚至是战役。再回到电影来看,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对孩子最大的肯定与支持。我们有时是以爱孩子的名义,实际上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焦虑,发泄不满和满足自己的期待与需求。育儿先育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我们自我成长的过程。
父母对孩子,比积极的期待好太多层次的是满满的喜欢。请记住,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让别人看我们做得多好,孩子多乖,多听话,培养孩子的目的是让Ta能够了解自己,了解他人,独立应对生命中各种各样的人与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3728/b2ad845e717108f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