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流于形式的教师读书会

流于形式的教师读书会

作者: 佩奇随记 | 来源:发表于2023-08-27 20:47 被阅读0次

今天培训一天,上午是教学常规培训,下午是班主任经验交流分享。我发现很多老师都在玩手机,几位老师分享的内容大同小异。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思考。

当一个活动任务只是从领导层面推行下去而没有系统培训和要求的话,结果往往是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来到这学校两年,虽然每学期都会举行很多读书分享会、班主任经验交流等等,但是几乎每次都是相似的内容都分享,台下那么多老师都听腻了,自然只能是玩玩手机。

分享交流会的时候,大多数老师就像上课坐在教室的学生一样,如果对于没有新意的交流也只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领导每次见到老师低头不听就感到非常生气,但是他怎么就不想想为什么老师不爱听呢?

很多事情一旦出于走形式,就会失去很多乐趣。就比如对于读书分享这活动来说,我觉得形式和内容都可以不断优化。

(01)

优秀的管理者思维都会比较活跃,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既然领导很重视读书分享这样的活动,那么他就应该做好表率,首先分享自己的阅读思路,以及一些独到的见解。

(02)

领导在平时就应该注意那些真正热爱读书的教师,因为热爱,所以卓越。这一类教师一定是有自己见解和看法的,可以请他们去分享。其次再是自愿报名,最后再按照年级分配教师。而不是每次都是随机安排,保证每个老师都去分享。

(03)

读书分享的内容不必拘泥于教育教学,在符合教师身份的前提下,一切美好的书目都可以进行分享。

世界因为不同才精彩,精彩的读书分享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如果所有人每学期都去分享教育类书籍,很快都听腻了,反而是每个人都去分享自己觉得好的、经典的东西才是打动人心的。

(04)

提前汇总老师分享的书目和内容,去掉高度相似的选题。学校最好统计一个书单,老师分享的书目建议不再重复分享。每年寒暑假的时候可以将这些书单推荐给老师,感兴趣的自行阅读。

(05)

读书分享活动形式单一,每一次毫无例外都是一个人上台拿着稿子变换着ppt读完,与台下的人缺乏互动和思想的碰撞。

领导又特别重视会场纪律,整个场面气氛一度紧张起来。我感觉这样的收获对大多数老师来说是微乎其微的。

也许是因为这个读书分享会是属于教师培训的一部分,所以显得生硬、平淡。而不像我在馨语读书会那样自由、灵动、活跃。

在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面前,我们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深邃,畅想自由,形式多样。

任何人事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但我们应尽可能地去创新,去获得更多的体验,而不是自己给自己画个圈,在里面打转,以为这就是我的全部世界。

相关文章

  • 青言青语241:读《观课议课》,促自我提升(六)

    一、唤醒教师才能提高教研时效性 想改变学校教研流于形式的特点,必须唤醒教师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那么怎样唤醒老师哪...

  • 学习、成长——我的青椒成长之路。

    我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做教师已经十几年了,学习过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但总感觉大多流于形式,2018年3...

  • 教师需阅读

    学校成立了读书会,参加读书会的教师每天在读书会微信群里发所读书目和阅读感悟。刚开始教师们的热情挺高,都按时发送,一...

  • 跟着党老师去读书

    文/涅阳三水 “dang”,是我们对河南教师读书会管理员党玲芬老师的爱称。 在河南教师读书会里,在一道读书会里面,...

  • 小组活动有没有效,全看“聊”效

    只要是教师,基本都有在课堂上组织过小组活动,然而大多数的小组活动都是流于形式,要么是学生自说自话、要么只有个别学生...

  • 【菊言菊语】也说专业成长力

    今晚QQ河南教师读书会群里,在进行着一场关于教师成长力话题的分享,非常精彩!能入读书会的老师都是自愿成长的...

  • 流于形式

    太多事情流于形式,于是很多人把很多精力放于应付,很认真的应付。原来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时间,因为检查因为评比因为其他...

  • 流于形式

    老师说,初稿周末就要交了,你们都不急吗?都来了半个月了。 我们说,好的。 半个月了,我们是来了半个月,但是每天都在...

  • 流于形式

    今天我值班,早8点到晚5点。期间,电脑会收到两次领导考勤,如果没有做到及时确认,就算缺勤。 昨日值班的是小高同学,...

  • 流于形式

    每次工作上做完一个任务都需要发个邮件,和业务部门确认某个信息。今天被猝不及防地拉上了一个沟通会,猛然发现,原来收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于形式的教师读书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iw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