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4年班级共读空间建设总结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好的读书习惯固然可以使人成长,但是这个习惯的养成过程确是难于上青天。为了更好的将阅读融入到学生的教育中去,为了更好的落实阅读的时效性。特拟定班级三年的阅读规划以完成学生的阅读工作。通过三年共读来看也确实有很大的进步,至少对于那一部分优生来讲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一、 阅读时间规划
在这三年的阅读之中我将于都时间分为三个时期:在校时间、周末时间、寒暑假时间,在校期间是最具有效率的时期。则重点主要是放在在校期间。由于考虑到刚上中学的孩子对于新的增加的学科会产生不适应的情况,所以阅读就不能与学习的时间相冲。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学生作息时间的存在几个空挡时间。现将具体方案规划如下:
(一)在校时间规划
结合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来看每天晚修前的30分钟刚好适合阅读。这个时间段学生是处于放空状态,自己没有目标只有极个别自律性强的学生会找一些任务来做,但是对于刚上中学的学生来讲,不存在什么尖子生的慨念,全班同学都要一起抓,虽然有打扫卫生的同学,但那也是极个别的不影响整体阅读。在下课五分钟后集中全班学生进行共读五分钟去洗手间足够了,这个不同于我们平日的阅读,这个主要是对于学生具备教育作用的,既然是教育性质的那就要有具体的目标,要有目的性的去阅读,不然难以监测阅读的质量。
第二个时间便是晚餐后的时间,这个时间比较长有50分钟的时间,为了给其他科任老师让出时间布置任务,所以我只用10分钟的时间用来阅读——上课前的十分钟,这样安排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只有阅读是最简单的事,因为人在吃饱饭的那段时间是什么都不想做的唯有看书听歌,在以前我有发现吃完饭后学生都把时间用在了听歌上,既然有这个时间为何不利用起来看书了,做点更有意义的事。第二个好处就是能将全班同学集中起来课前收心,不然晚饭后的那节晚修是很难上的,上课铃响了半天还有个别同学总是有理由迟到,所以这段时间的利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最后一个可用时间是每周的最后一节课,因为周五就要准备放假了所以这最后一节课是最没有质量的一节课,这里就需要自己去找到相关老师协调换课的问题,当然提前要与教导处申请,这个应该不成问题。这节课换来干什么了?肯定不是用来阅读书籍,之前也提到说这节课是最没有质量的课既然主课都上不了就不要上课了,顺着学生的心理走,进行阅读交流会这样学生也会感兴趣,因为我们是共读的同一类书目所以每周可以按照学号顺序轮流每次安排5人左右进行分享。在分享前老师也要进行分享总要有人教嘛,不然哪有人上台了,所以前期老师也要跟着参与,等到形成一定气候了便可以座上观戏了。
这是第一阶段在校的阶段那么确定了具体的时间第二步就是书目的确定了,对于他们的情况我暂时确定为三类书籍:人文、学科知识、中学名著推荐书目。重点放在第三类因为要考试所以要重点落实。每学期的两本名著阅读是一定要的,在课本中也会有导读,但是这个导读上的内容是不足以支撑知识的,就像今年东莞的中考,附加题考了《儒林外史》而刚好考的内容书本上是没有呈现的,只有完整阅读了这本书的同学才能拿到分,而且每一届学生在阅读时,也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候才拿出来翻一翻,这种走马观花的阅读是没有用的。所以确定阅读书籍很重要。这是在校时间的安排,除了在校读书其他的时间都在家里有人可能会反对,而以我的经验来看(只是以我们学校目前情况来看)家长反馈回来的是只要放假在家几乎是手机不离身,这个也是我们控制不了的。那么怎么安排假期的时间了,我准备分两步走。
(二)假期阅读规划
我们假期分为两部分:周末假期和寒暑假期,这两个时间都要利用起来,因为阅读是一种长期坚持的过程。
二、阅读方式规划
第一部分:写出自己对文本的看法和感受,该书对于自己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对于里面的情节和人物有什么疑问和看法,是否和作者产生共鸣?把具体的感受用文字呈现出来,参照对比再读文章。
第二部分:换位思考剧情的发展,如果把自己与书本中的人物对换你会怎么做,你的故事会怎么发展?比如《骆驼祥子》一书中的祥子,文中提到他的三起三落很悲惨,在课堂阅读时有同学提出他卖完骆驼后如果不去拉车去做其他的生意不就不会发生这些悲惨的故事了吗,那么如果你是祥子你会怎么做,不去拉车你将会做什么?前提是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去思考,将祥子的另一番人生用文字呈现出来,与之对比结局是否相似。引起自己的的反思。
第三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结合文本思考自己和文本有何联系,读完此书对自己有么启示?从而引发学生对社会的思考,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让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以达到阅读教育的目的。
三、 检测形式规划
阅读的质量如何,决定着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阅读的检测形式前面也大致有提到一些,像交流会,思维导图,写自己的感悟心得都是检测的方式,那么这里主要规划寒暑假时间的检测,因为在校的阅读老师可以随时把控,只有在家才是不可控因素。
对于寒暑假我准备主要采用两种检测形式,第一种微信或qq反馈,以小组为单位建群经行打卡,以前我也做过我将分为三个群组,一是全班的班群,主要用来对做的好的同学给与肯定与表扬。第二个群组是以组长和班长为主建的群,这里主要是对小组的整体情况经行说明。第三个群组便是班委群,主要是将各班委划分到小组里面去协助组长,主要起带头示范作用。
第二种检测形式就是通过钉钉群以班会的形式开展,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利用班会的形式让同学们模拟在校时的交流会的形式进行发。
四、阅读分享规划
为了更好的开展学科教学和阅读,为了更好的开展我班的阅读计划我尝试着开展了读书分享。
具体的分享模式我分为四个步骤:
1、 先指定一位同学来做记录员,记录本次分享会的流程和内容,这样既给自己积累了知识又给分享会留下了素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会议记录水平。
2、 按照现在班的同学名单,依次进行分享不限制时间的长短,刚开始阶段只要能开口说就行。主要是要孩子们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感受。
3、 让其他同学针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毕竟每一个人的阅读感受都不一样。
4、 教师进行总结,对于同学们的分享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他们进行对比以便于进行引导。
五、阅读成效总结
通过三年的班级共读,班上所有的同学在阅读方面是有一定的提高的。特别是对于名著的内容掌握,大多数孩子的在名著方面的内容是明显要优于其他班级学生的。其次就是学生的整个文化涵养是有所显现的,主要是在作文与语言上能够深切的感受到。
对于每一次的班级共读我们都会选择优秀的读后感或笔记在班级的公众号,个人朋友圈,家长交流群中进行展示。以激励孩子们坚持读下去。这对于个人的成长是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的。虽然在这三年也受到了时间的一些影响,但是整体上来讲还是有很大的意义的。在下一届的班级共读中将对班级共读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对于读书的要求作进一步的提升。无论如何阅读是语文学习最好的方式,就算不为了成绩而读,至少在读书习惯上一定要有这种意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