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散文
关于“向死而生”的七条注解

关于“向死而生”的七条注解

作者: 寒冬夜行人2018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22:28 被阅读13次
关于“向死而生”的七条注解
1.人活着就是死着。

这是一个烦人的事实。哲学家不受欢迎的原因就在于此。

2.人走向死亡的方式是活着。

人以不死成就其死。这就是命运的悲剧,与俄狄浦斯神话的结构相同,人总是以逃避命运的方式完成其命运,恰如躲进水里避雨。

3.人之所以会死乃是因为他活过。

这是符合因果律的。想要永生就是要破坏因果律,所谓的永垂不朽者,必然是未曾活过的存在。一个空虚的名字,比如贾宝玉,原则上是不会死的。反过来,一切所谓的永垂不朽的名字背后也未必实有其人。

4.每个人都会活到死。

一条鼓舞人心的真理,傻子们的乐观主义宣言。欢呼吧,死之前我们会一直活着!不仅如此,死真的只是小事一桩,因为,死过一次就再也不用死了。这是“死人的特权”(尼采语)。

5.每个人都死于自己的死。

这就是海德格尔需要严肃批评的地方。按照这种逻辑,杀人不是罪,反正人都要死于自己的死。海德格尔与法西斯主义的“亲和性”是毋庸置疑的。

6.毫无疑问,每一个活人都是正在死去的活人,而每一个死人都是曾经活过的死人。每一个活人都是活着的死人,而每一个死人都是死了的活人。

这恐怕就是恐怖小说和电影的哲学基础吧?

7.走向死的道路是单行道。

俗语说“一条道走到黑”,这话说对了。从复活现象的不存在来说,可以断言,死人是不愿意再活的,恰如活人不愿意死一样。宋人岳珂著的《桯史》中有则故事可为佐证:

叶丞相衡罢相,归金华里居,不复问时事,但召布衣交誊日饮。亡何,一日觉意中忽忽不怡,问诸客曰:“某且死,所恨未知死后佳否耳!”一士人在下座,作而对曰:“佳甚。”丞相惊顾,问何以知之,曰:“使死而不佳,死者皆逃归矣;一死不归,是以知其佳也。”满座皆笑。

中国古人没有时间搞哲学,这反而让我们有效地消解了死亡的压迫感。

就我所知,在中国民间的每一个葬礼上都有零零碎碎的笑声。

相关文章

  • 关于“向死而生”的七条注解

    1.人活着就是死着。 这是一个烦人的事实。哲学家不受欢迎的原因就在于此。 2.人走向死亡的方式是活着。 人以不死成...

  • 关于 向死而生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 未知死,焉知生。海德格尔:"人...

  • 向死而生,向死而生

    九月忧伤,十月耻辱。 那天,莞尔把自己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十八层。顿时各种牛头马面的小鬼扑身而来热情相拥。莞尔虽觉已经...

  •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好像起了个很惨烈的标题, 但实际上只是几件身边发生的事,而且重点是生。 一 前天晚上和小熊聊天, 他抽着烟——我看...

  • 关于无常——向死而生

    其实我们一直都是向死而生,只是我们容易忘记,或被生活美好的假象蒙蔽,其实什么名利权情,放不下的最后都得放下,我们本...

  •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今天跟着罗振宇在他的《逻辑思维》中学会了“向死而生”这个概念,很想与大家分享 “向死而生”什么意思? 朝...

  • 生死

    生而为死,向死而生。

  • 2018-08-23

    向死而生

  • 2018-06-23

    向死而生!

  • 2018-11-07

    向死而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向死而生”的七条注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kb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