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007写作日更
第一次给外国人看病

第一次给外国人看病

作者: 媛小医 | 来源:发表于2018-09-11 21:07 被阅读7次

    英文,曾经一直是我心中的痛。
    它就像个怪物般,越害怕它,不敢开口说,它就越恐怖,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我的自信。

    今天上班,普外科主任带着一个外国友人前来会诊。一向不太会猜外国人的年龄,但陪伴他的中国太太看上去已经60出头了。

    一边给其他病人敷麻药,一边听着他们与主任的交谈。这位中国太太充当着翻译,说着标准的“津味英语”,“那个cutting,hurt?,不hurt,a little.~~~”


    01

    自从勉强考过四六级,英语基本就扔一边了,甚至成倍速度蜕化着。想当初为了四六级那般呕心沥血,考试勉强通过了,但英语水平并没有与之匹配,依旧是哑巴英语,不会用。

    在北京进修时,面对着协和的高才生们,每次看着他们捧着厚厚的英文文献,用英文交班做分享时,心里真的是羡慕嫉妒,并痛恨自己。同样是学医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我好歹也是个211学校的硕士啊!

    02

    是否重新拾起英语?我一直在纠结着,之后偶然遇到了趁早“百日英音”,英语学不会,学学发音应该容易吧,句子说不好,咱单词等读对也不错,至少能撑个门面,于是乎,就这样从音标发音开始学起。

    2016年圣诞到2017年底,300余天,发起者Selina很辛苦的组织了3期“百日英音”,想想真的是不可思议,我竟然坚持下来了。昨天,刚刚开启第4期,我依旧加入了。因为这里是我重新燃起对英语的大门,开多少期,我一定坚持多少期。

    此外,两个月前,我加入了FOUR先生开办的每日英语打卡1min,一组十余人,最大的一位已经当奶奶了,最小的一位还是5年级的小学生,我的口语水平在此算是倒数了,甚至有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不知道别人能不能听懂,就是每天去说1min。

    当时,并没有想到,不久的未来,我竟然接待一位外国病人。

    03

    外国大叔的问题很简单,因为刮胡子不小心刺激皮肤,长出来一个黄豆大小的肿物需要切除。外国大叔和他的中国太太出去商量了。

    我心里暗暗祈祷,一定要决定做手术啊,这样我就有机会跟他交流,这可是第一次正式与外国人交流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20分钟后,终于不负期望,他们回来了。
    主任问道,“怎么样,英语可以吗?交给你了。”“我试试吧”,我按耐住内心的兴奋,欣然接下任务。

    虽然有他的中国太太可以帮忙翻译,但是刚才听过她交谈,用词造句并不专业。所以我决定直接用英文与外国大叔交流,挑战一下自己。

    然而,现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因为签署术前协议,必然涉及很多专业医学名词,很难表达清楚。用手机翻译给他看,但他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专业词汇。他的中国太太更不之所措,反问我这个大叔怎么回复我的。

    就这样磕磕绊绊,连说带比划的终于交代好了,他签署了自己的名字,但是他是真的明白还是无奈接受,就不得而知了。

    手术是局麻,对于我们来说是很简单的小手术,但是因为病人交流问题,我变得更加谨慎。尽量用简单的词组句子告诉他应该怎样做,不要怎样做,我们要做什么了,他要怎样配合等等。

    手术不到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再交代术后医嘱及病理检查时,说得更加流利熟练了。

    04

    笑来老师曾经说过,别问有没有用,先学起来。今天群里有一个比我小几岁的女生问“现在还要不要学英语?”

    学习,永远都不晚,不知道未来什么时候就会用上。如果没有这一两年的尝试学习,今天不可能如此勇敢的去交流,肯定会害怕而逃避,借助他的中国太太来翻译。而真正做完,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但是,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值得思考。

    1、医学专业英语方面的薄弱。医学专业词汇太多太复杂了,要记住并不现实。但很多问诊,与病人交流的日常对话还是有必要学习的。

    2、美国看病特点,大部分时间用在治疗前沟通上,而一旦治疗,病人绝对服从医师,这与国内有很大区别。医患沟通,确实向他们多学习,为了保护自己减少纠纷,也可以建立很好的医患关系,可以口碑相传。这对于建立自己的病人群极为关键。

    临床经验还是太少,对于判断病人的心理预期,交流上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尤其对于那些真诚交流半天,依旧选择去其他地方治疗,然后出了问题又回来求助的患者,我总会产生厌恶情绪。这都是不专业的表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次给外国人看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lu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