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

作者: 闲钓银河月作钩 | 来源:发表于2022-08-07 16:29 被阅读0次

三十六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原文是:“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复是周易第二十四卦,其卦辞有“七日来复,利有攸往”,每隔七天就反复一次。用在这里,即反复查实的意思。

故打草惊蛇的意思即为:对有疑点的地方,就要去查实,仔细查清楚了才可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敌人阴谋的方法。

在军事上,打草惊蛇一般是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就要想办法使敌人暴露情况,以便制订我方战斗意图。

政治斗争非常残酷,必须高度保密,一旦打草惊蛇,就会被反噬,带来杀身之祸。

明武宗正德元年,大太监刘瑾媚上欺下,在京城周围以设置“皇庄”的名义,广掠民财,引起民怨,朝中大臣上表弹劾,武宗不以为意。直到杨源以星象有变,上书谏言,才打动武宗,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等连连上书,请求诛杀刘瑾,户部尚书韩文等人也上表支持诛刘瑾,甚至准备约上众大臣到庭力争。武宗想将刘瑾打发到南京,刘健等人不允,坚持要诛刘瑾,这边正在僵持,吏部尚书焦芳赶紧去报告了刘瑾,刘瑾连夜入宫,在武宗面前恸哭求情,结果武宗不但不杀刘瑾,还命其掌司礼监,从此刘瑾大权在握,开始大肆报复、打压弹劾他的人。

直到正德五年,御史杨一清和太监张永平定安化王叛乱后,与张永商讨除刘瑾大计,张永借献捷机会,向武宗揭露刘瑾罪状,多达十七条之多,武宗大惊,大学士李东阳等也趁机提出马上逮捕刘瑾,武宗同意。张永等连夜就冲进刘瑾府中,将刘瑾逮捕下狱,没给刘瑾任何反应的时间。第二天,武宗亲自去抄刘瑾的家,搜出大量金银财宝及违禁之物,坐实了刘瑾谋反的事实。最终,刘瑾被凌迟处死。

同样弹劾刘瑾,为何第一次失败?关键就在行动不够果决,犯了打草惊蛇的错误,让刘瑾有了反击的机会。第二次成功,则在于张永等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取得武宗同意后,立刻行动,使刘瑾来不及反应就被制住。

这个例子也说明,成大事者,不但要求同伴可靠、守口如瓶,还要坐言起行,雷厉风行,才能一击致命,不给敌方任何反击的机会。

相关文章

  • 昨天使用到的词语

    打草惊蛇,声东击西,金碧辉煌,调虎离山

  • 打草惊蛇

    南唐时期,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当涂县做县令期间,贪得无厌,财迷心窍,见钱眼开,只要是有钱、有利可图,他就可以不...

  • 《打草惊蛇》

    天蝎座的人从小到大都自觉个人第六感觉相当敏锐。小时侯尤其准!近年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犹如利斧磨去了刃,自己感觉各...

  • 打草惊蛇

    ——三十六计之第十三计 此计语出自宋朝郑文宝的《南唐近事》。 “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

  • 打草惊蛇

    三十六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原文是:“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复是周易第二十四卦,其卦辞有“七日来复...

  • 《三十六计》Chapter 3: Attacking Strat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beating the grass to frighten the snake ▌原文 疑以叩实...

  • 《水浒传》

    我今天读了《水浒传》 好词:飞驰而去 计策 打草惊蛇 乞丐 呐喊 乘风破浪 巡逻 火光冲天 异口同声...

  • 朝花夕拾之打草惊蛇

    童年的生活总是令人怀念的,无拘无束,无忧无虑,每天放学回家后扔下书包和课本,就可以跑到山里面去撒野,放虎归...

  •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王鲁作当涂县令,专门搜刮民财。一次有人控告主薄(县令手下的小官)贪赃,王鲁...

  • 成语故事: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dǎ cǎo jīng shé,意思是打的是草,却惊动了藏在草丛里的蛇,原指惩罚了别人,也警戒了自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草惊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nb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