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漂泊之旅11——《北上京城》(求职路 上)2020-11-
- 2020-10-26漂泊心路之旅7—年华无虞 皆为桑梓《南京13
- 漂泊之旅8——《南京1301的日子》(离别 中)2020-10-
- 漂泊之旅10——《北上京城》(旅途见闻)2020-11-11
- 2020-10-23漂泊心路之旅——年华无虞 皆为桑梓——庐州月
- 2020-10-23漂泊心路之旅3——年华无虞 皆为桑梓——庐州
- 漂泊心路之旅—年华无虞 皆为桑梓 —《南京1301的日子(中)》
- 2020-10-21漂泊心路之旅——年华无虞 皆为桑梓——序言
- 漂泊心路之旅2——年华无虞 皆为桑梓——滚滚长江东逝水
- 漂泊心路之旅5——年华无虞 皆为桑梓—《南京1301的日子》(上
(2020年,重庆某大学城地铁站内)
逍遥津
离开了李鸿章故居,沿着步行街,缓缓而行。在街边小店里买了几串烧烤,坐在花坛旁慢慢吃着,阳光很好,心情很糟。打望来来往往走过的美女并不能缓解我内心的焦躁,因为这一切似乎都与自己无关了。当一个人内心忧虑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会去关注风景、美女、娱乐等看起来不是那么紧迫的问题了。
吃完烧烤,继续前行,也不知道是往东还是往西,亦或者是南北。大致沿着来时的路——反方向而行。依稀记得那边似乎有逍遥津,也算是一处追思古今的地方吧。
走了也不远的一段路,突然被一处看起来古色古香的建筑群吸引。停下来仔细看看,发现还有人卖票。看到门票不贵,一张三峡,就跟着稀稀拉拉的队伍,买票进去。
才知道,我无意间闯入的地方是古教弩台,相传是东汉末年曹魏所筑。三国时,魏国曾在此教强弩500人以御孙权水师。
台上有井,因井口高出街道平房屋脊,称屋上井,水味甘美,四季不竭。
当然,这都是文字记载中的教驽台了,现在早已演变成一座寺庙——几经风雨,现在是全国重点寺庙明教寺所在。
台中佛寺,始建于南朝萧梁时期,初名铁佛寺,唐时更名明教寺。现有庙宇为磁平天国遗民袁宏谟削发为僧后所建,为江淮名寺。台上广植松树,浓荫蔽日,每有风动,阵阵松涛,故台上有听松亭。“教弩松荫”,为古“庐州八景”之一。登听松亭可俯瞰全城,前人诗有“登临收楚豫,吞吐尽江淮”之句。
对我而言,如果不是烧香拜佛,那么去寺庙的话无外乎静心。多年的教育让我思维还残留着无神论的痕迹,但无论信与不信,表示敬意还是必须的。
明教寺由佛殿、藏经阁、西厢园三部分组成。只不过都只是匆匆一览,未能取得真谛。倒是刻意去看了庙里那三只古雅朴拙的大香炉,青烟袅袅。
值得一提的是绕过香炉便是大雄宝殿,门上方悬挂的泥金大匾为赵朴初先生题写,而红墙上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则是弘一大师(李叔同)的珍贵遗墨,非常难得,是寺庙书画中的珍品。看着墨宝,恍惚间耳畔响起了《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出了明教寺,转个弯,便走向慕名已久的逍遥古渡。
少读《三国》,当读到“张辽威震逍遥津”这段读时总是觉得热血澎湃。无论年少无知与否,至少书很精彩,至于书中的故事发生地点,今天看起来或许有点平淡无奇,但对于三国迷来说,“故地重游”的兴奋感是不会骗人的。
逍遥津之战,指的是公元215年,孙吴和曹魏之间为了争夺合肥一带而爆发的战争。曹魏名将——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张文远)以八百步卒逆袭孙权,继而打败孙权亲自率领的十万大军于逍遥津(合肥境内),从而解除了合肥之围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此战直接击溃了孙权亲自断后的后军,差一点生擒孙权。
当然,对于古代历史记录的人数,我只能表示——这或许只是用了个夸张手法的大致描述吧。
从地下通道穿过马路,走过一个挂着“古逍遥津”牌子的门,就进入了逍遥津公园。是的,今天这里成了一个大众休闲娱乐的公园了。这样也不错,虽然也是古迹真的只剩一个古地名和地点了,但能让大众在这里休闲娱乐也是不错的。
到逍遥津的时候,明媚的阳光渐渐隐身起来。黄昏前的古渡,阴了起来。坐在湖边的椅子上,习惯性地摸出手机,玩了半晌。一大群年轻人在另一侧的草坪里嬉戏打闹,还有其他椅子上坐的情侣们。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在这里呆久了,心都变得平静了下来。
离开的时候,在三国文化走廊那里流连一阵。偶然发现还有一位看起来沧桑的人,呆得更久,看得更认真。背着背包的消瘦身影看起来那么的遗世独立,让人产生了走上去邀约共饮一番的冲动。
我打消了这个奇怪的念头,干嘛请同类。要找也该是异性,似乎这样也不好,会被人当成动机不纯的。
其实,只是想找一个人在孤寂的时候喝一杯酒,但又不愿意让他人得知邀约者的孤寂。
摇了摇头,假装自己在湖边洗了个脸,让自己清醒了一点。漫步走出公园大门,又沿路返回到步行街。
华灯初上,包公祠就在附近,但留给路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庐州月光》——一家文艺的书屋
等我从逍遥津慢悠悠地转到包公祠,华灯初上,下班的人群行色匆匆,车如流水马如龙。但放眼望去,夜幕下的包公祠显得那么的静谧,仿佛与这个喧闹的世界格格不入,就像有的人一样。
自古听闻得都是“开封府有个包青天”,没想到包龙图是庐州人。难怪小学时看《少年包青天》,里面有一大段剧集涉及到庐州府。有幸来此,看到又一处纪念包拯的祠堂,虽然无缘进去一观,但也算是可以兴尽而回。
挤上公交,看着灯光里身影模糊的包公祠渐渐消失不见,回过头来。一两站后寻觅到一个座位,坐在车窗边,打开音乐播放器,单曲循环着久石让的《天空之城》现场演奏合唱版,一边看着车窗外面的世界。静下心来开始思考一些事,假装自己很淡然。
回去的路上又走过酒吧街,红男绿女的故事听了太多,但我没有勇气进去喝一杯,找不到一个理由去酒吧狂欢。不是因为我喜欢安静,而是因为发现一回到现实自己又会是一个孤独的人。酒越喝越孤独,说的就是我吧。
在入口处又看到了那家很有意思的书店:保罗的口袋。偶尔还有人会在那里拍一两张照片作为留念,记得昨天来的时候那里还在放着文艺的电影。门口贴了一张告示:招聘店长。
这是一家文艺的书店,词穷的我只能这样来形容这里。店里面放着较为轻缓的音乐,没有重金属的歇斯底里。偶尔还会为顾客提供咖啡、可乐、茶叶,爱好看书的朋友可以找到沙发、书桌慢慢阅读。周末会组织一场文艺片观赏大会,能够安静地坐下来看文艺片的人,想来不是搞艺术的就是有颗热爱艺术的心的,要不就是陪着一个爱好文艺的男友或者女友一起观赏。
身处闹市,还能经营着一家如此文艺的店,这让我很感兴趣。人生曾经的梦想不就是这样的么?好吧,抱歉,梦想一度太多了,最后都变成肥皂泡沫。现在只想先找点事做,最好是擅长的或者感兴趣的。
我没有走进那家店,而是回到旅舍后,打开微博,搜索起这家店来。从侧面了解了一下口袋书屋的运营理念,也看了一下店长的职责相关。觉得这样尝试一下,多年后回重庆或者成都、西安,能否也这样经营一家店。
一个性格过于寡断的人是要走无数的弯路吃无数的苦头的。又一次演示了这一道理,当天的我只是出于半是冲动半是感觉走投无路,想去试水但又有点退缩,总感觉现在这样的生活和当初辞职后先追求刺激再追求安稳的生活有些不符合。
抛开心中那些杂乱的念想,打开电脑,继续浏览器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文章来,好吧,这段时间的爱好比较特殊——爱在网上的电子图书馆里找一些关于军事、历史的文章看,哪怕是一些器械参数和军贸资料。现在想起来,也是觉得好笑,每个时段,人都恐怕有一些让别人甚至是后来的自己都难以理解的爱好吧。
《庐州月光》——再见庐州
一直觉得在合肥的夜晚,听着《庐州月》特别有感觉,虽然个人的文艺天赋近乎于零,但这并不妨碍追寻的目光和脚步。唯一遗憾的可能是现在还不是三月吧,只不过这个小小的遗憾在几个月后就得到了弥补,那时的我应聘了一家科技公司,总部在合肥,有幸前去学习了一阵,恰逢三月,只是没有机会去市区故地重游了。
不管多么喜欢合肥(我想其实我喜欢的只是诗歌里那古典的庐阳吧),终要离开这里。新的一周即将到来,还像一个无业游民一样混下去,自己内心也惶恐不安。
无聊至极,合上电脑,走出房间,站在二楼的走廊过道,扶着栏杆,看着下面酒吧街走走的年轻男女,他们明天又会去哪?
第二天,又是睡到自然醒。依稀记得那天的天空下着细雨,真的是细雨啊,刚好洗净尘埃,地面只是有一点点湿而已。收拾好行李,退了房,拖着行李箱走出这条夜晚极度喧闹、白天也是人来人往但却显得相对有些安静的街道,保罗的口袋书屋还未开门,事实上这里下午开门,营业到很晚。拥有这样一家有意境的书店是幸福的,在这样一家书店度过一段美妙的时光也算是不错。
丢下那些念头,在行李箱的轮子滑过地面的声音中,人影远去。
合肥南站比较新,这是我的第一印象。至少比合肥站好多了,当然,新车站的缺点也很明显——空旷荒芜。国内的高铁站大多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周边却是低调奢华有内涵。人气都是慢慢积累的,也许不久后,那些以前看着除了过往旅客外就人烟稀少的高铁站就会变得曾经的老火车站一样,给人一种人满为患的感觉。
合肥到南京,很快。沿途的风景,很美。
江南水乡,又一次来了。本以为应该会留在这一段时间,然而还是辗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