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拔矢啖睛
音/袁畅奕 文/刘娜
少年说三国(18)这一回的主要内容是:曹操采用声东击西的计谋攻打张秀,却被贾诩识破,贾诩将计就计,曹操最终不敌兵败,一路逃走张秀紧追不舍并约来刘表劫杀曹操,曹操出奇兵战胜了追兵,又得到李通前来接应才得救,这时接到线报说袁绍想要攻打许都,于是曹操引兵而回,袁绍见攻打不成便反向曹操借兵转而攻打公孙瓒,郭嘉则劝曹操乘此之机攻打吕布,曹操派去使者邀刘备相助,不料被吕布截获,吕布十分生气起兵先攻刘备,曹操前来接应,并派遣了夏侯惇为先锋,夏侯惇左眼中箭,但毫不畏惧,连带眼珠一同拔出,并吃了下去。
这一回,谋士贾诩又显示出他的经天纬地之才。在《三国》中,到这第十八回,贾诩已经两次出现在回目里了。 在第九回除暴徒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倔听贾诩中,贾诩就用自己的计谋让两个如丧家之犬的李傕和郭汜卷土重来,并掌握了朝廷大权。贾诩原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献计李傕、郭汜反攻长安。李傕等人失败后,辗转成为张绣的谋士。张绣曾用他的计策两次打败曹操,官渡之战前他劝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
《三国》中,贾诩后人被评为毒士,在这一回,充分展示出贾诩过人的智谋,就连使诈高手曹操都不是他的对手,这一回中,曹操两次败在贾诩的谋略之下。后来,贾诩成为曹操的谋士,帮助曹操成就霸业。贾诩之毒,除了他的智谋出众外,还在于他不拘泥于世俗礼教限制,见李傕郭汜不成气候,便独走家乡,见张绣大势已去,便劝他归降于曹操。其灵活自如,审时度势的头脑,为我们展示出《三国》一个精彩的谋士形象。
中国兵法认为,国无智谋之士不强,君无智谋之士不立,事无智谋之士不成,兵无智谋之士不胜。“有国家者,未有不任智谋而成王业也”。郭嘉是曹操的重要谋臣,才识超群,长期追随曹操左右,为他出谋划策,功绩卓著。郭嘉足智多谋,而曹操能够问计于郭嘉等谋臣,听取他们的意见,果断作出决策,这说明他是一个知人善用、多谋善断的人物。而在本回中郭嘉为曹操分析了袁绍与曹操的实际情况,更是极大地激励鼓舞了曹操,最终促成了著名的以少胜多官渡之战。
原文:嘉袖出一书,白操曰:“袁绍使人致书丞相,言欲出兵攻公孙瓚,特来借粮借兵。”操曰:“吾闻绍欲图许都,今见吾归,又别生他议。”遂拆书观之。见其词意骄慢,乃问嘉曰:“袁绍如此无状,吾欲讨之,恨力不及,如何?”嘉曰:“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高祖惟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擒。今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兵虽盛,不足惧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操笑曰:“如公所言,孤何足以当之!”荀彧曰:“郭奉孝十胜十败之说,正与愚见相合。绍兵虽众,何足惧耶!”
郭嘉最初是袁绍的谋士,因袁绍好谋无断,不能识人认人重用人才,故郭嘉离袁绍而投曹操。与贾诩和郭嘉不同,陈宫也有出色的智谋,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却因他性格耿直,重情义,虽看出吕布难成大事,但却不忍弃吕布而去,此处也为最终的悲剧结局做出铺垫,埋下伏笔。
原文:且说吕布在徐州,每当宾客宴会之际,陈珪父子必盛称布德。陈宫不悦,乘间告布曰:“陈珪父子面谀将军,其心不可测,宜善防之。”布怒叱曰:“汝无端献谗,欲害好人耶?”宫出叹曰:“忠言不入,吾辈必受殃矣!”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
这一回中,关羽和张辽于两军对垒中第一次相见。虽是敌我之分,但英雄惜英雄,关羽与张辽虽是第一次相见,甚至都没有交谈,关羽却看到了张辽的忠义之气。正是因为这一点,在他们第二次相见的时候,也就是吕布白门楼被曹操缢死之时,张辽也作为被俘之将,面临着生死存亡之危,关羽出面为张辽说情,才使张辽免遭杀头。
原文:张辽引兵攻打西门。云长在城上谓之曰:“公仪表非俗,何故失身于贼?”张辽低头不语。云长知此人有忠义之气,更不以恶言相加,亦不出战。辽引兵退至东门,张飞便出迎战。早有人报知关公。关公急来东门看时,只见张飞方出城,张辽军已退。飞欲追赶,关公急召入城。飞曰:“彼惧而退,何不追之。”关公曰:“此人武艺不在你我之下。因我以正言感之,颇有自悔之心,故不与我等战耳。”
在古代,人们看待自己的身体比命还重要,《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千百年来,夏侯惇拔矢啖睛的这一经典故事,已经成了这句话最好的注解。伴随着震颤人心的画面,我们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切身的疼痛。这样的故事,指引着我们,激励着我们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们,爱护、珍视自己的身体。
原文:惇不舍,亦绕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惇左目。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拨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
三国故事,我们一继续品味。两位少年的声音也越来越纯熟,越来越流畅,越来越有力度。让我们在三国的风云中成长自己。
少年说三国(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