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嘎嘣儿翠儿
昨晚跟我妈出门去遛弯儿,路上遇见了二姑父。他从老远的地方迎面走过来,打了个照面,开口第一句话:“哎吆,怎么还像个小姑娘?”
说实话,我听这话,心里还蛮开心的,至少说明我“驻颜有方”。
我妈当时没回应。
今儿我要赶中午的火车回京。
俗话说,离家的饺子回家的面。照例,她又开始操办包饺子。
期间闲聊起来,就说:“你怎么就没一件正儿八经儿的衣服,不是紧巴巴的就是短短的,就没一件到这的衣服么?”她手一笔画,到我膝盖。
我知道她所指的那种长达膝盖的风衣,最近我弟媳妇一直在穿。
“我有呀,去年还穿过呢。”
“我怎么不记得?你就应该从自身找找愿意,干啥不像什么样子,昨天你二姑父说你啥,说你像小姑娘,没点儿大人样!”我妈狠铁不成钢地揉着面剂子。
“那是夸我年轻呢,而且我来回坐车当然要穿得舒服啊,我们审美不同,我不跟你掰持这个。”我火有点儿起来了,本来挺好的一件事,或者是本来什么恶意都不含的一句话,被我妈理解成嘲讽,我也是醉了。进而进一步挖苦我的审美,是我更不能接受的。
前几天听过《原生家庭》这本书,里面有说到一个观点,很多人成年后的性格与他的原生家庭、父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譬如,长期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孩子,成年后往往会产生一种不自信的心理状态。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时代,记忆中好像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比我跟弟弟做得好,我妈总是在夸舅舅家的哥哥妹妹如何会说话,如何会来事……
别人家的老公都比我爸能干,看得懂人情世故,玩得了八面玲珑,做起农活儿一个顶八个。
相比之下,我跟弟弟和爸爸,在她眼里就相去甚远了,为此她常年郁郁寡欢。为我们大家操碎了心,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让她满意。
所以我从小就在努力做一个乖巧的孩子,潜意识里想让妈妈开心,“只要她开心了,就不会拉脸子,不会说我们,今天的家庭氛围就是和谐的。”
但当时的我并没有此种认知。回想起来当初高考报志愿的时候也许内心就一种想逃离这种刻意讨好的心态,所以选择了北京的学校,而没有留在山东。
大学后,我开始自由生长,会奇装异服、也会追随潮流,慢慢在雕琢自己的审美。
工作后,我开始努力生长,考过很多试,获得过很多证书,工作上也兢兢业业,慢慢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在一些人的眼里,我是自信的。
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我呈现给他们的样子,是我刻意而为的。
而在我自己的眼里,始终是不自信的。
因为我怕自己不够好,还有很多不足。
2018年开始,我报名参加了演讲培训课,试图让自己可以“巧舌如簧”。
2019年在金慧语学习,在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帮助下,自信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度以为“老子就是这么牛!”
可今天妈妈的一句话,瞬间将我这么多年的努力好像又打回了原型。
原来在她眼里,我还是什么都不做好,至少没入她的法眼。
而我也知道,成年人都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不需要枉听别人的评论,只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可。
我的方式就是逃离。
如果我不能改变,那我就逃离一切让我感到负面的环境。
也因此,每次回家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周,再长一点儿,各种矛盾就会爆发。
我说服不了我妈,我妈说服不了我,关键是还不能让各自的观点并存。
很幸运我能慢慢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开始自强自立。但是却更希望有一天可以让妈妈能更多地接受不同的观点,也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论,这样她会快乐很多。
我们都会幸福、快乐很多!
(本文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