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读书
书读了等于没读怎么破?《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来解答

书读了等于没读怎么破?《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来解答

作者: 康愉子 | 来源:发表于2016-05-30 13:24 被阅读137次

    说到写书评这事,我最佩服的是@鼹鼠的土豆,简直是羡慕嫉妒恨。同样读了《认识商业》、《沟通的艺术》等书,她写了多篇书单、文章,让人抓狂的是还篇篇精彩、实用,每每读到都会有“啊!书里还说到这个?”的感叹。而我呢?写一篇书评折腾半天不说,当准备再去整理“这书到底讲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的时候,能罗列出来一两条有价值的信息就已经非常了不得,至于书中的精彩句子更是忘到九霄云外。

    为什么会这样?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算是彻底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我怀疑@鼹鼠的土豆肯定是已经在使用书中的绝招了,否则她为什么能那么高效地阅读呢?。

    奥野宣之是日本以“信息整理术”闻名的作家,曾出版了《人生笔记——活用一辈子的笔记术》,被称之为“笔记本作家”。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结合笔记本的使用技巧,从如何选书、如何购书、如何读书、如何活用四个维度详细地介绍了如何更有效地阅读一本书,并将书中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选书其实是一个信息收集的过程,之前我是借助豆瓣的“想读”清单进行记录,但因为点“想读"的时候常常忘记备注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想读清单很长,但对于买书完全没有指导意义。

    “收集日常生活中所有与书有关的信息,记录想读和需要读的书,这样可以减少与内容乏味、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的接触,提高选书的‘命中率’”。

    关于选书,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如是说。通过记录是同时也是在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理,能很好地培养读书的目的性,让我们不至于盲目地阅读。

    购书是对“想读”清单的再次梳理,从而买到最自己真正有益的书。“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大概是很多买书人常有的感叹,书架上堆满了各种书,但买回后就再没翻过,总想着以后有时间了再看。你是不是这样我不敢说,反正我的书架上有很多甚至还没拆封的书,比如那本厚厚的《艺术的故事》。因为某人的推荐或者某一信息,有了想读的欲望,急忙从网上下单,可等书到之后已经没有兴趣,于是就闲置下来。

    “我只会在网上购买内容已知的书,对于看到书名或主题就头脑一热想买的书,我几乎不会在网上下单。”

    “在实体店买书的种种体验,都会被忠实地记录在自己与那本书的故事里。”

    “所以说,在实体店购买的书,会给自己留下更深刻的影响。加深了对书本身的印象,自然也就加深了对书中内容的记忆。”

    这是奥野宣之的购书逻辑,其实就是在购书之前,经过更慎重的思考,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或许我仍会选择从网店下单,但会在决定买之前经过更长时间的思考,确定是需要的再买,而不是买来闲置在书架。

    @鼹鼠的土豆 曾说,她一般是选择晚上固定的时间阅读,书中精彩的内容或者读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便贴纸上粘到对应的页,第二天早上将便贴纸上记录的内容进行整理就是一篇书评。这种方法其实就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关于如何读书的精简版,只是奥野宣之说得更为详细。

    “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把记读书笔记作为目标去读书时,得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当你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更多。”

    这就是为什么写读书笔记对阅读非常重要的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读书笔记是将书中内容进行提炼的过程。而且,在记录的同时,其实也是在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思考,这就是所谓的“书越读越薄”。书中有用的内容已经通过思考的过程完整吸收进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以后能随时用到,可以是像@鼹鼠的土豆 那样写一份书单,或者是在日常工作中用到书中提供的方法。

    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否则阅读就只是一个形式,就如同风过无痕。

    读万卷书,但读过即忘,并没有实现知识的转化。这大概是我以前最为明显的问题,以后需要做到的是,精准地选择需要的书,将读过的书用起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读了等于没读怎么破?《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来解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htc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