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做错了一道题,她捶了自己一顿,然后……一
小女,七岁,一年级小学生一枚,有时大大咧咧,有时又敏感爱哭。
临近考试,复习压力很大,数学老师让打印出一些加减计算题,每天做一张,另外还有其他作业。
这天,像往常一样,她做完题目,我检查。结果错了一道,小姑娘一下子嚎啕大哭起来,我急忙安慰:“没关系,错了改过来就好了嘛!”然而却是越安慰她反倒哭的越厉害,抽抽噎噎的,呼吸都顺不过来了。
我拍拍她的后背,抱了抱她,深知这会儿,她的情绪过不去,再说什么都枉然。
她却哭得越来越烦躁,扭动着身体,似乎有什么东西在体内遣散不出去。接着,她竟然开始捶打自己的头!
陪读了这么久,从来没见过这种情况。我急了,赶紧抱住小姑娘,企图阻止她捶打自己。
又胖又壮的小姑娘,像个小野兽一样,拼尽了全力要挣脱开我。一个不小心让她挣开的一只手,又死命往自己头上捶打。
我只能再去抓她的手,终于阻止住了,但还是在不停的扭动身体,体内的那股洪荒之力依旧在左冲右突,一桌子书籍遭了秧,被她撒泼一般推散一地,上衣也撕拉开,不管不顾的将小肚子敞露着。
一番折腾下来,力气耗费了不少,虽然还是哭,但总算终于平静了。
我拉她搂在怀里,让她靠在我肩膀上哭,摸着她涨涨的肚子,给她整理好衣服。
“是不是觉得肚子很难受?”
“嗯,难受。”
“好,那妈给你揉。”
我给她揉着肚子,慢慢的哭泣声舒缓了很多,整个身体也柔软了下来。
“是不是刚才没做全对气得?”
“嗯。”
“你看看你,威力大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地震了呢。”
她回头看了看地上,不好意思地埋了埋头。
“生气的感觉就是不好受,但是,咱下次能不能不打头?”
“我觉得,(我)笨的。”
“不笨,细心些就好了。”
“嗯。”
在我怀里又腻了一会,完全平复后。我松开了她:“好了,去收拾书吧。”
小姑娘抹了抹酸胀的眼睛,规整好了一地狼藉的书本,继续投入战斗。
二
做父母的,有时很难忍受孩子的哭闹,总以为我们应该也必须想办法制止住孩子的负面情绪。
然而情绪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处于压力之下,会紧张焦虑,处于危险之中,会恐惧害怕,包括悲伤、沮丧、痛苦等等,都是百万年人类情感进化出的自我保护机制。
这些情绪促使我们采取行动,改变所处的负面环境,有助于我们的生存,使我们不受伤害。
儿童对自己的情绪认知和掌控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最初的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到后来的高级的社会情绪,比如尊重、怜悯等等。
而想要使这个过程得到顺利发展,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压制它,并能够尽可能的引导他感知情绪。
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
当孩子被一系列的负面感受裹挟住,无法自控的时候,爸妈们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是安慰、劝导、解释等,可结果往往是徒劳无功。
其实,安抚的最重要功能,是让孩子感受到你真的体会他内心的痛苦和烦恼,也就是所谓的同理心,这样他才会接受安抚。
这个时候,不要将注意力放在外面激起情绪的人、物上,而是将注意力拉回来,放在身体上。
因为情绪其实就是身体对思想的一个反应,引导孩子觉察到了身体的异常,也就使他感知到了自己的情绪。
平复了身体的种种不适,情绪也就平复了大半了。
三
最终我们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把握表达情绪的分寸。
情绪无所谓对错,只有表现的方式是否被社会所接受。
爸爸妈妈要学会接纳孩子情绪表达的多面性,把每一次情绪体验都当作辅助他成长的机会。
可以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和嗜好,来帮助他们排解情绪,做运动是极佳的疏压方法之一,做有氧运动20分钟以上,就会促进大脑中脑内啡的分泌,会在生理上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
孩子的情绪受父母行为的直接影响,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必须乐观一点。
只要在孩子的生命底色里涂上明亮的色调,以后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困难,他也会从消沉低迷中振作起来。
爸爸妈妈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进取,克服一些他现在克服不了的困难。
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人生时,多与孩子交流,用正面的语言对孩子进行描述,在他的心中树立起一个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培养他的自信心。
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保持乐观,从而驾驭自己的负面情绪。
唯有能够驾驭自己情绪的孩子,才能够成为情感健康发展的孩子。
四
孩子放学了,在我的办公室里开始写作业。
相同的事情又发生了,卷子上的一道题目做错了,开始了例行的哭嚎。
同事们凑过来各种柔声宽慰。然后集体开始学生焦虑心理问题研讨,应对措施等等1234.......
再然后,小姑娘趴在我耳朵上抽抽噎噎地说:“其实,如果我考了零分,我只要吃一碗面皮就会特别开心了!”
她已经知道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了。
这很好,很棒,很吃货。
然而,考了零分,能吃到面皮??
还是太傻太天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