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专家武志红出版的《巨婴国》,里面说到: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
能与婴儿建立起良好关系的养育者并不多。所以,每个人都是巨婴。
父母不允许孩子长大,因为父母需要婴儿,婴儿可以成为疗愈他们的容器。前半生让孩子做巨婴,等孩子长大了,自己开始做巨婴——养儿防老。成年人之所以是巨婴,一个原因是,希望能有机会,再退行到婴儿状态,被好好满足。
这个观点,重新让许多年轻人开始思考自己是否是巨婴、自己和父母家庭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中思考,也重新带火了“原生家庭”这个词。
一众知名公众号都在讨论原生家庭究竟对一个孩子影响有多大?这种影响真的无法避免和改变吗?什么是原生家庭呢?
原生家庭其实是与新生家庭相对的概念。新生家庭就是夫妻自己组建的家庭,这样的家庭不包括夫妻双方父母。原生家庭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泛指原生家庭。
简单来说,就是在漫漫人生路上,我们有兩個家: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還有一個就是長大後進入婚姻生活的家,是自己當家的家。心理学上把我们从小生活的还未成家立业时的那个家,叫做原生家庭。
那么关于原生家庭,大家都说了什么呢?总结几个公众号的观点:
观点1: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很大,男生该不该嫁,一定要看一看他父母的感情。嫁对了原生家庭有多爽?嫁错了,影响一生。
观点2:别总拿原生家庭说事儿,爸妈不欠你什么!说到底,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些问题,为什么不自己努力纠偏呢?为什么要揪住爸妈的那些无心之失,而不是去感恩他们的含辛茹苦呢?
观点3:原生家庭之痛,解决办法只有这两个字:独立。如果你不幸有这种经历,那么并不是无法解决,治愈自己最好的方式不是改变你的父母,而是选择改变我们自己。
无论哪种观点,都承认了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中国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非常强调出身、强调家风。
这就是因为一个人出生、成长在一个家庭,这家庭的气氛、传统习、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习效仿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影响一个人日后的表现以及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
良好的家风、教育和财力为个人的长进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如果长期生活在压抑、争吵的环境中,渴望却不能得到满足,或是被压抑起来,日子一久,很可能会导致内心的不健全。
但也有一位研读心理辅导的牧师说﹕一个青年的行为,有三分之一是来自遗传基因,三分之一是受教养与环境的影响,另外三分之一则是出于个人的决定。
所以,知名知识管理专家田志刚提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程度高低来自于这个人个体独立的力量和家庭影响的力量对比:如果你个体独立的力量越大,那家庭的影响越小;如果你个体独立的力量越小,那家庭的影响越大。
理论上讲,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机会超越自己的家庭。
所以,作为家长需要做的是,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认真思考,自己的原生家庭到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特别是如何避免我们的孩子继续受到不良影响的侵蚀。
当你能跳出自己的家庭身份,以旁边者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与身边的一切人和事时,你就会得出许多不一样的结论来,也就能远离巨婴状态。
我们要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配偶的原声家庭和新生家庭之间比较,审视,调整。自我成长、学习,感悟重新塑造一个家庭价值观。这个价值感也将成为孩子的原生家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