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
老子名李耳,字聃,春秋末期陈国苦县人。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以“道”解释万物之演变。老子在道教中被尊为道祖太上老君。
生平事迹:效力周室,入东周王室任守藏史,就是管理藏书的官员。随着周王室的没落,后西出函谷关入秦,在函谷关留下了五千字左右的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什么?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始基,是天下万物产生的根源,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从“道”产生出来的。但“道”又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道”又叫“无”。
老子哲学思想的道,包括自然之道——宇宙法则、社会之道——为政准则、处事立身之道——做人原则三个层面。
在科技发达、知识爆炸、信息频传的今天,对于传承文明和指导社会仍有重要意义。
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无为而治。
在“道”的思想支配下,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乃是听其自然的意思。
老子的道家哲学是具有浓厚社会政治思想意蕴的政治哲学,其无为而治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上善若水是统治阶级在具体的施政过程中提倡高尚的政治道德和政治文明,以正治国讲建立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对构建现代社会政治思想仍具有哲学启示和指导意义。
老子思想对我们的启发是,做好当下顺应自然。
摘抄: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互相依赖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4.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5.物极必反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6.道生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7.从易到难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8.循序渐进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9.不怒不争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10.天网恢恢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言,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注:以上是搜集的素材,欢迎各位朋友探讨斧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