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一部刚上线的电影,名字叫《银河补习班》。
最初我看宣传时,主演是邓超,而且又是这么中二的名字,便以为又是个无厘头喜剧,所以直接忽略,根本没有列在要去影院观看的影片名单内,只是简单扫了一眼,动动鼠标便滑过了。
后来闺蜜想看电影,除了必看的《我和我的祖国》和《中国机长》外,我无意间提了一句,“《银河补习班》怎么样?”
“不好!评分低,剧情特别烂!名字都起的那么随意。”
我听了也便作罢,不看就不看吧!等着在网络上线,无聊的时候看着解闷好了。
也许昨天就是个那么无聊的时候,我点开了这部电影,结果从头哭到尾。
很好看的电影,竟然骗我说很烂!良心不会痛吗?
我倒是没去质问闺蜜,想来她也是听人说的,自己也没亲自看。况且她这个神经大条的人,也未必能看懂其中的情怀。
我不是要介绍这个电影的情节,也不是要为它的低分鸣不平,只是在一边擦眼泪时,一边也在想,是什么差点让我错过了这个作品。
标签化!以讹传讹!
我想不到更好的词来表达出我的想法。
邓超,自打他参加综艺节目《跑男》之后,他似乎从演员变成“喜剧演员”,再加上他确实有在喜剧方面的展露,“喜剧演员”这个标签在他身上更加浓重。
于是,邓超等于喜剧演员,邓超主演的电影就是喜剧,这种思维模式在我的头脑中形成,甚至随着时间的加长慢慢被固化。
现在想想也是有点好笑,我在笑自己竟然也逃不出将人“标签”化的魔咒。
邓超以前可是正经八本地出演过很多种类型的角色,就因为跑男中给人的印象太深,导致我几乎忘了他是个可塑性很强的演员。
还有就是“以讹传讹”,这种事在生活上太常见了。一件事从第一个人口中说出,传到第七个人时,就已经成了一个新的故事。
我对于闺蜜的话深信,并没有对《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有任何的了解和自我思考。
她说烂,就烂!她说评分低,就低!我毫无主见地轻信着别人的评价,却丝毫没有去亲自了解的想法,甚至打开百度,搜一下剧情介绍的心思也没动过一动。
我要的只是一个结果,好或差!值得我看,还是不值得我浪费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似乎大多数人的意见,就完全可以替我的主观意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我可真是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自己不去看,怎么能知道自己喜不喜欢?别人又不是我,凭什么他们的判断要代替我的思考?
我总是对为人父母的朋友说,有些路要自己走走才知道路上的风景和荆棘,别试图给孩子找捷径。现在看来,我自己都懒得亲自去看一看属于我的真相,还真是有脸给别人讲道理。
一部电影,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差点错过,其实也无足轻重。只是想到,这一生要听到别人的许多品评的话,不知自己已经错过多少风景,错过多少人。
《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的好坏,每个观众都会在心中给打个分,或高或低。而我在欣赏了一部还不错的作品之外,也做了一些自省。
好看的电影,不好看的烂片,自己没看过之前,不要因为网上的评分和评论而预先做个心里设定。对电影不公平,对你自己也不公平。
我们都是聪明人,何必让别人来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观感?1000个人眼中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世界本该多彩,不该被一抹颜色遮盖,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但一定是真相的一部分。
遇事亲为,善察明理,对人对事不先入为主,你的所受所感便是你的真实。
《银河补习班》,这部电影,总分十分的话,我打九分,不接受讨论和反驳,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