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初一,就能躲过十五,我是一个背着寺庙流浪的和尚。
昨天辞旧,今日迎新。
几千年来,世世代代也没能折腾出一些更好的花样。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遍插茱萸少金银。
中国人喜欢仪式感,仿佛只有这样才能造就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有人会打扫房间,有人会穿上新衣,有人会上街购物,有人会剃个光头。
你一般是弄几个小菜,约三五好友,喝几杯小酒,要么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是不知道这种仪式感鼓动起来的热情可以维持多久。
是不是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需要若干个这样的鼓励来慰藉不再坚挺的梦想,确实很难说。
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志长。
先人们的话可不是瞎说的。
早晨喝了两碗白米粥,特意打进一个鸡蛋,也算是对新年的第一顿饭有个交代。
剃了胡须,穿了新衣。
还好窗外已经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收拾好行囊,准备到太阳底下去爬行。
广东普通人家的年夜饭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美妙,不管是炖鸡,还是卤鹅,永远都是咬不动嚼不烂的模样。
他们依然坚守着饭是饭,酒是酒的饮食习惯,“无酒不成席”的优良传统在这里根本找不到立足之地。
年夜饭过后,与朋友回到酒庄喝了一箱红酒,在群里抢了一堆红包。
一毛两毛,十块八块,全部收入囊中。只收不发,完全是一副铁公鸡一毛不拔的嘴脸。
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你也说不清楚,或许就是本色出演。
孩子们的压岁钱一人一百,完美奉献四张鲜艳的老人头。
哈哈,有点儿心疼。
截止目前为止抢红包收入68.65元。
昨天下午,买了一袋汤圆和三袋水饺,一共花费33.8元。
加上大妹和小妹给你转过来的“压岁钱”,目前可利用资金1,236元。
呵呵,好像有点儿无耻,不劳而获1,034元整。
最近一直在回忆从前那些胡作非为的往事,总想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然而,每每事与愿违。
不仅把自己的心情搅得乱七八糟,而且,还徒增了许多无聊的烦恼。
原本以为自己经历了那么多,应该具备一定的修为和涵养,现在看来还是相差甚远。
是什么让我们丧失了勇往直“钱”的能力?又是什么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裹足不“钱”?
原来,我们严防死守的那一点儿可怜的良心却成了我们阔步向“钱”的羁绊。
是哪位混蛋把“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的狗屁逻辑灌输到我们骨子里的?
请举起手!
站起来说说,你到底咋想的?
台上汗水夹杂着泪水,台下没有掌声,演出还没有结束。
是继续假装坚强下去,还是黯然神伤地离场?
当演员疲惫不堪的时候,大幕终会落下,再耀眼的明星也将暗淡无光。
清醒中,我们卑躬屈膝,俯首帖耳,极尽阿谀逢迎之能事;
睡梦里,我们摧眉折腰,强颜欢笑,诠释奴颜媚骨之百态。
他们的武器并不锋利,却总能指向我们的软肋。
我们站在“正义”的一边,始终等不到最后的胜利。
为了孩子……
我们缴枪投降!
房东妹妹叫你上去与家人一起吃年饭,你推脱已经吃过,四个月没交房租,实在“无颜见江东父老”。
还有两天又是新年初一,明年的初一会流浪到哪儿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