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接手了一个七年级的英语。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们应该尽力把每一堂课上好,做好充分的准备。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领下,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教学上的收获
课前要充分备好课,结合练习册和一些其他资料,把课备充足。涵盖到不同的点,有重难点,也要有适当的延伸,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学习,帮助他们拓展视野。每一次都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这样上课的思路就会清晰。遇到没有把握的地方,也会请教其他老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
上课语言上,尽量多用英文来表述,减少中文。这也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能力,融入到日常中,在每天中积累和训练。
在上课的过程中,结合课文,适当融入一些语言技能,比如阅读课上,讲解不同题型的做题技巧,比如细节理解,词义猜测,概括大意等。再用充足的案例辅助,理解理论。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思维。不要等到考试前,再来专门讲解。学生接受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还要流出来足够的时间去操练,这样才能内化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
二、总结和研究题型
每个单元的内容之间都是相关的,在学习完后,我们需要整合起来所有的知识点,把散的聚合起来。通过语法的学习来带动词汇和重点句型的学习,这样就会有一条很清晰的线,复习的时候,思维也会随之发散出去。
不同板块的题型,要针对性训练。理论听懂了,没有达到训练的量,也很难内化和应用出来。比如对于听力,这个板块其实是比较好拿满分的,但是其实也有一定的技巧在其中。选项的设置是有规律的,题目必须要读,而且要读到位。关键词一定要画出来,这些就需要我们给与指导,并且平时就要训练。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听中环节,也要逐步分析,把划到的关键词去定位住,当听到这个词了,那就要注意了。
很多学生在听到后依旧没有反应,说明对关键信息不敏感,没有这个意识。我们得要把这个做题的步骤给学生梳理出来,每一步做什么,这样他们的思维就不会混乱。
只有针对性的集中训练,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对于这一块的理解和印象也会更深刻。其他板块也是一样,都可以从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切入点,这也是一个方向。这样再讲解某一类题型时,就会比较自然。
三、不足和改进之处
要多听优质课,数量不在多,关键在于听透彻了,一节课哪怕学到其中一个点,并且应用出来了,这已经非常好了。需要时间去实践出来,用了,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听课过程中,要把一些好的点随时记录下来,这样后期想要回顾的时候,就会提高效率,减少找的时间。
听完一堂课,也要评课,评课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对于教学设计的理解,对于课堂上教学是怎样实施的回顾。也是对于课标中内容的思考,将理论联系实际,理解起来就更轻松了。真正的把课标中的理念应用到位,知道怎么用,在什么时候用。
四、做真题
真题是最有价值的,可以给我们的教学指出重难点,要教哪些知识点,哪些可以不用教,我们能就能更好的取舍,不需要面面俱到。研究真题的出题,这样我们在课上讲的时候,就会有意识的链接进去,提前就让学生先感受,处于一个有准备的状态下。后面再接受新的知识时,也会减少阻碍。
要学的内容真的是方方面面,难以面面俱到,那就各个击破,集中精力应对其中一两点,突破后,再去攻克其他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