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荐书谈写作散文
读《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每篇好⼩说都是这个世界的⼀个谜

读《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每篇好⼩说都是这个世界的⼀个谜

作者: 陌小诺 | 来源:发表于2023-12-11 20:0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作品为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是一本每个学写小说的人都不可不看的一本书,就是许荣哲的《小说课》,从中可以体会到一个小说的写作技巧。今日读完了上册,整理出了如下写作技巧:

一、⼈物刻画:⽆边⽆际的那个⼈。

小说的三要素是⾯貌、场景、对话,不要让读者以为是‘两个⾯貌模糊的⼈在⼀个空旷的地⽅对话’。⾯貌分成内外两种,⼀是外在⾯貌(⻓相),⼀是 内在⾯貌(性格),内在⾯貌⽐外在⾯貌重要千百倍,因为内 在⾯貌,也就是内心景观,才能提供给读者⽆边⽆际的想 象,以及挥之不去的恐怖惊吓。《三国演义》里面关于关羽外貌和曹操性格的描写就很经典。

二、场景 :每⼀间星巴克都⻓得不⼀样。

⼈物不可能活在一个空无一物、、仿若外太空的地 ⽅,“情景交融”虽然是⼀句⽼话,但请记住它同时也是⼀句好话。史铁生的《命若琴弦》这部小说开头和结尾景色描写一模一样,代表的是一种命运的轮回和重复。

三、对话: 除了⽔⾯上还有⽔⾯下的对话。

小说中的对话除了拿来当廉价的“⽇常对 话”、“推动情节”之外,还可以⽤来代替⼩说⾥的描写、叙述、甚⾄议 论、说明……

如海明威的《⽩象似的群⼭》,主要讲的主题是“男主⾓希望⼥主⾓堕胎”。寥寥几句聊出了女主觉得男主不懂自己,男主的孩子气等潜在的情节。

需要注意的是,对话不是⽔⻰头,不 要⼀开,就流了满满⼀地。请试着⽤最少的字数,写出⼀座“除了⽔⾯ ,上还有⽔⾯下”的冰⼭。

四、开场:全世界最好的⼩说开头。

技巧高超的小说家都是时间魔术师。

百年孤独的开头:“许多年后,当奥雷连诺上校⾯ 对⾏刑枪队时,他便会想起他⽗亲带他去找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个开头就像一个素描一样,寥寥几句话就勾勒出了主⼈公 布恩迪亚上校前后数⼗年的⽣命轮廓;它一下拉出了主人公的⽣命轴线,讲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对⾏刑枪 队、找冰块。

触摸冰块代表了他勇敢坚毅、无惧凶险和权威的性格,这让 他走上了革命道路;行刑枪是他最终的命运,性格决定了命运,被开头寥寥数语表达出来了。

五、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说⼈物的性格确⽴ 之后,那么他便脱离了作家的掌控,拥有了⾃⼰的意志。从此,⽆论 前⽅有多少条路,他都知道⾃⼰应该选择哪⼀条。

把⼈物的性格刻画出来,让他⾛⾃⼰的路,也就是⼈物的性 格决定了⼈物的命运,⽽不是⼩说家决定了⼈物的命运。

例如《哈姆雷特》因为哈姆雷特优柔寡断的性格,导致了他虽然最后报仇成功,却和爱人双双殒命了。

六、形式:⼩说的⼈类进化图。

小说运用“人类进化图”的技巧,像有⼈拿熨⽃,把不同 厚度的⼈类时间烫平,然后⼀个⼀个揪出来,整⻬地摆在⼀块⼉。

短篇小说《一天》,张三的每一天都是重复的一天,作者用一天的形式,写了张三的一生。

⼈类进化图式的形式⼿法,将张三⽆趣的⼀⽣,打造成⼩说⾥⾮ 凡的⼀天。

七、故事 :偷⽭盾与两难的贼。

在小说中制造矛盾和两难境地,处境越艰难,⼈⽣就越难以抉择,⼩说也因此越精彩。

例子:小说《赛鸽》里“落屎林”在赛鸽和一百万奖金之间进行了艰难的抉择。

英国⼩说家格 雷厄姆·格林的墓碑上刻了这么⼀段话:“我爱 看的是:事物危险的边缘。诚实的⼩偷,软⼼肠的刺客,疑惧天道的 ⽆神论者。“

八、故事: 双重的两难。

在小说l两难的选择题里面,作者笔下所创造出来的看似⼆选⼀的选项⾥,⼩⼈物从来没有⾃⼰ 的选择权,他永远只能掩着⾯,⽆奈地选择令⾃⼰最难堪的那⼀个

《儿子的大玩偶》的小说中,主角坤树面临了尊严的⽣命 和卑贱的⽣活的两难选择。

九、叙事 :谁来说故事最好。

⼀篇⼩说不只有多个叙事者可以选择。事实上, 选定叙事者之后,每⼀个叙事者还有多种“叙事观点”可以选择。 就像⼀棵枝叶茂盛的⼤树⼀样,主⼲之外是分枝,分枝之外⼜有 侧枝……层层且密密。

小说的《最后⼀⽚叶⼦》中,谁来当叙事者最好?知道最多秘密的⼈,还是完全不知道的⼈? ⼜或者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十、叙事观点: 我的三棱镜⺟亲。

⼀般⽽⾔,叙事观点分成第⼀⼈称“我”、第三⼈称“他”,以及全知 观点三种。

⼩说⼤部分 ⽤“我”这个叙事观点来说故事,但从“我”切换 到“他”或“你”时,事实上“我”并没有消失,只是退到⽐较靠后、⽐较 ⾼的位置上,客观地谈起当时的⾃⼰是如何如何的,带着那么⼀点⾃ ⼰批判⾃⼰的意味。

小说《⺟亲》中,叙事者从头到尾都是同⼀⼈,但叙事 观点却不断在我、你、他三者之间切换。通过⼈称变换,不只拉开 了叙事的时空距离,更重要的是它丰富了情感的层次和内涵。

我不再是那个单⼀的我了,我是我,我也是你,我更是他,⽽我 们的⺟亲,照⽚上那个扁平的⺟亲,在我你他三⼈接⼒追忆的过程 中,逐渐隆起,成为⼀⾯三棱镜,折射出多彩的光芒。

十一、有问题的叙事者 :真诚可信的谎⾔。

⼩说的艺术性,就在于它施展了什么魔法,让读者亲眼 看⻅现实世界⾥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说《鹰溪桥上》华古身体死亡了,灵魂逃亡回家的简单故事,

十二、聆听者 :谁来听他说说话。

小说《苦恼》⼩说家⼀连挑了四组不同的聆听者(好⼼乘客、坏⼼乘客、 仆⼈、同⾏⻢⻋夫),⽬的都是为了拒绝姚纳,不让他发泄⼼底的悲 伤,好让苦恼的能量不断向上累积,最后再巧妙地安排⻢⼉出场,担 任终结者的任务。

十三、时间 :倒着⾛的⼈⽣。

时间叙事的基本功:顺叙、倒叙和插叙。

顺叙:起初→随后→接着→再来→之后→现在:依照时间发⽣的先后顺 序,叙述情节。

倒叙:就是后发⽣ 的先说,说完再回头说先前发⽣的事。

插叙:则有点类似⼀个顺叙加 上若⼲个倒叙,也就是在叙述某⼀件事时,频频插⼊相关或待说 明,或先前发⽣过的情节内容。

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仅仅⼀个时间的分岔,⼩说便头也不回地往平庸和不朽两条⼤道 狂奔⽽去。

十四:时间 :⼩说时间的花式跳⽔。

⼩说时间的花式跳⽔:转场。将前后两场不同时空背景的戏连接起来,就叫“转 场”。

⼩说家花式跳⽔⼀般,从⼀个场景漂亮 且流畅地跳到另⼀个场景。

转场是个漂亮的时间技巧,但如果⼀篇短短⼏千字的⼩说,从头 到尾都在漂亮地转场,那么就像整形过度的美⼥⼀样,反倒容易因此 变得做作起来。在适当的⾼度,在读者完全没有察觉的时候,漂亮且 流畅的⼀跃,才能激起最少的⽔花,获得最多的掌声。

十五、时间:⽆视时间存在的将军。

推理⼩说界有句名⾔:“真相的范围极⼩⽽明确,但错误却是⽆边 ⽆际。”这句话套⽤在时间上就是“现在的范围极⼩⽽明确,但 过去和未来却是⽆边⽆际。”

⽆边⽆际的未来容易理解,因为未来还没发⽣,所以充斥着各种 可能性。⾄于过去,虽然已经发⽣了,但⼈们常常因着各种理由,⽽ 将之扭曲变形,以便捏塑成符合⾃⼰需求的记忆。未来有⽆限可能;⾄于过去,永远在变动中。

小说《将军碑》巧妙地把过去和未来纳⼊现在,变成现在的⼀部分,为有了过去和未来,单薄的现在开始有了历史景深。

十六、穿梭时空: 挣脱时间的三种⽅法。

重点在于如何摆脱时间,⽽不是迎战时间。

穿梭时空的三种方法:

《回到未来》正⾯迎战时间(我们之所以能够穿越时间,完全是 因为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洞频率》将时间变成背景(我们也不 是很清楚为什么能够穿越时间,很可能跟这个那个有关,你信就相 信,不相信我也没办法);《扭转乾坤》则是四两拨千⽄,⼀句话就 把时间的难题踢到外太空去了。

十七、穿越时空:史上最可怕的咎由⾃取。

永远不要把明天要做的事搬到昨天去做。

小说《你们这些回魂⼫》故事⾥的四个主⾓,潦倒的男⼦、⽼酒保、⼥孩、⼥婴全是同 ⼀⼈,他们穿梭在不同时空,以迥异的性别、⾝份,合演了⼀出离奇 的戏。

就像⼤蛇吞噬⾃⼰的尾巴⼀样,它纯粹享受吞噬的快感,⽽完完 全全忽略了痛,因为只要⼀意识到痛,奔腾的想象⼒就消失了。

十八、⾃定规则 :⽼⼦就是想变成⾍。

只要你有更重要 的话要说,千万别客⽓,⼤胆定下你⾃⼰的规则吧。但请同时记得, 规则定得越早,反驳你的家伙就越少。

卡夫卡的《变形记》一开始就设定主角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观众关注“⼈的存在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不是“⼈毫⽆理由地变成甲⾍”这件 事。

十九、迟滞效应:悲剧发⽣的速度。

这⾮常像河⽔的“迟滞效应”,当上游下起暴⾬的时候,下游的⼈ 们仍在欢乐地戏⽔,只有⼩说家知道⼤⽔就要来了,就要带⾛所有的 ⼀切了,⾄于是早⼀点好,还是晚⼀点好,厉害的⼩说家懂得控制河 川的坡度,让悲剧“发⽣”在最恰当的时刻。

小说《七信使》⼩说家迪诺·布扎蒂懂得去操控时间的速度闸门,他 知道⽤什么速度来传递信息,才能让王⼦在最适当的时刻(⼋年半以 后)⾛到悲剧的中⼼。

二十、蝴蝶效应:谁是真正的罪⼈。

蝴蝶效应:“⼀只亚⻢孙河流域的蝴蝶,偶然挥动 ⼏下翅膀,⼏个星期之后,却意外引发了美国得州的⼀场⻰卷⻛。” 意思其实就是我们常讲的“差之毫厘,谬以千⾥”。

小说《⼩事 情》:菲菲因为不⼩⼼转错分机,害得同事患了忧郁症造成同事家破⼈亡。

二十一、想象⼒: 轻功和⿁来电。

⼩说的想象⼒——⼩说该如何让想象⼒起⻜,并且⼀路续 航,永不坠地。

⼀开始就让⼩说冲上天际并不难,只要天⻢⾏空地胡扯就⾏了, 真正难的,在于⼩说如何直⾄终点,依旧翱翔在天际,这才是真功 夫。

⼩说《为什么都没有⼈相信》⼀种近似于数学上的逻辑推理: ∵轻功 OK ∴⿁来电也 OK。

二十二、内⼼景观:万事万物都是活的。

优秀⼩说家笔下的爱情故事,主⾓永远是 ⼈,爱情不过是拿来烘托⼈性的道具。侧重⼈性的离严肃⽂学近⼀点,偏重故事的靠通俗⽂ 学近⼀些。

张爱玲的《红玫瑰和白玫瑰》里面,⼩说家三两下就让泡沫活了起来,浴⾐活了起来,⽔流 活了起来。事实上,你也可以,只要记得⼀直往⼈物的内⼼⽅向去就 ⾏了,只要你不迷路,在温热的内⼼⾥转个⼀两圈之后,冰冷的现实 就会变成⼈物内⼼景观的⼀部分,带着温度,活灵灵地⾛出来,与读 者⻅⾯。

二十三、寂寞 :墙上的绿⼿印。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通过擦油漆、买灯管这等⼩事,因为有了它们的接 ⼒演出,⼥主⾓才能⼀步⼀步看清楚⾃⼰⼼底那个空荡荡的、呼喊着 的究竟是什么。

有了它们的暖场,寂寞才能好整以暇、丰沛饱满地出 场。有了它们的证明,读者才有可能结结实实地被说服:对⽩流苏⽽ ⾔,寂寞真的会让⼈发疯。

二十四、反常: 吃错药是⼀件⼤⼤的好事。

如果你想成为⼀个好的⼩说家,那么你最好常常把这些 看起来牢不可破的话语拿出来检视,或许哪⼀天你会吃错药(那⼀定 是好药)地发现原来太阳不只⼀颗,爸爸也不⽌⼀个。

小说《东⽅快⻋谋杀案》⼀次两个答案,选择错的,⽽舍弃对的,把⼈性的复杂暧昧表现 得淋漓尽致。⽽违反叙事逻辑的顺序安排,则为⼈物的性格,以及剧 情的张⼒,增添了⽆穷的魅⼒。 前者是严肃⼩说家挖掘⼈⼼深度的能⼒,⽽后者则是通俗⼩说家 讲好听故事的能耐。

二十五、障眼法: 华丽的想象舞台。

请相信读者的想象 ⼒,⼩说家再怎么描述,都⽐不上读者⾃⼰的想象。想象永远⽐现实华丽。

罗贯中笔下的“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成功地利⽤⼩说的障眼 法,隔着⼀道薄薄的帘幕,以及⼀杯怎么看都不起眼的温酒,就成功 地替换掉外头的⾎流成河,以及⼩说家的⻓篇⼤论,不费吹灰之⼒就 把关⽻塑造成⼀个万夫莫敌的英勇战将。

二十六、装神弄⿁ :神⿁不是拿来凑数的。

虚构情节很难吗?对于那些只知道把神⿁拿来凑数的家伙,答案 恐怕永远都是肯定的。但对于懂得如何切换“真”、“虚”、“假”不同神⿁ 状态的创作者⽽⾔,神⿁是情节的万花筒,轻轻⼀转,⼜是另⼀个⽬ 眩神迷的故事了。

小说《⾦⾊的别针》:⾦别针是“虚”,骇⼈的真相才是“实”,作者利⽤⾦别针这个道 具,先把悬疑的⽓氛营造出来,最后再将事实的真相公布出来。

《乌盆记》⾥现⾝喊冤的⿁魂 是“真”的,《⾦⾊的别针》⾥的魔法是“虚”的(永远⽆法得知其真 伪),⽽《狸猫换太⼦》⾥的阴间办案则是“假”的。

二十七、⼈情世故: ⽐桥和盐更重要的东⻄。

有⼀种说法是:诗⼈最好的作品出现在其年轻时,⼩说家则相 反,年纪越⼤写得越好。

年纪越⼤,越能掌握“⼈情世故”。 所谓⼈情世故,就是为⼈处世、应对进退的⽅法。

⼈情世故不只教我们如何跟⼈相处,也教我们如何跟⼤⾃然相 处,它甚⾄强⼤到可以教我们跟⽼天爷打交道时,如何暗暗地,不动 声⾊地,谦卑地占⼀点⼩便宜。

小说《⻘番公的故事》里⼈情世故教会⻘番和阿菊,活下去最好的⽅法就是找到⼀⾯镜 ⼦,你可以在对⽅的眼⾥看⻅⾃⼰的伤痛,那么在未来的⽇⼦⾥,每 当活不下去的时候,⾝旁的这个⼈便能给你最⼤的勇⽓,虽然这勇⽓ 是对⽅⽤悲惨的命运换来的。

二十八、绕远路 :⼩说的信息传递。

为了让读者看到更多的⻛景,⼩说家常常舍弃捷径,⽽绕远路, 甚⾄拐了⼀个好⼤的弯。

小说《流动的邮局》:悲惨不问过程,直接通往结局。悲伤则是迂回曲折,在⼈⼼⾥不停地打转,转出了不被理 解,转出了叹息与怆然,转出了⽣命的⽆可奈何。

优秀的⼩说和新闻报道不⼀样,它能带领读者看⻅⽣活的底层细 节,⽣命的⽆奈与叹息,也就是那个⼀般⼈看不⻅的 B。

二十九、冲突 :三个安安静静的眼神。

在⼩说家的笔下,即使冲突开了⼝,变 成了话语,依旧安安静静。安安静静的冲突常常⽐⼑光剑影、⾎流成 河更有张⼒,因为它是⼀张悬在⼼底的⽹,柔软,却永远破不了。

⼩说《我》妈妈也不可能跟⼉⼦要⾐服 穿。平庸的⼩说家笔下,不合理的地⽅就是不合理;但优秀的⼩说家 笔下,不合理的地⽅通常别有⽤意。这⾥的冷别有⽤意,它指的是姐 姐所做的⼀切,让妈妈⼼冷。

三十、凌迟 :折磨读者的秘密。

《神雕侠侣》里杨过和小龙女十六年之约,黄蓉善意的谎言南海神尼收小龙女为徒了。

有些秘密不能说,但有些秘密最好让你的读者知道,因为秘密会 带来折磨,时间⼀拉⻓,折磨就成了凌迟。有了凌迟,就有了吸引⽬ 光的故事钩,届时读者只能揪着⼼,不停地翻到下⼀⻚,再下⼀⻚。

三十一、三的妙⽤: 两⽚吐司中间的⽜⾁。

企业界有⼀种管理⽅法叫“三明治批评法”,也就是当你要指正对 ⽅的错误时,不要理直⽓壮地说出来,最好通过“先表扬,后批评,再 表扬”三个步骤,⼀种类似三明治的迂回批评法,否则⼀旦引起对⽅反 弹,再怎么⼀针⻅⾎的批评也没⽤。

换句话说,真正要讲的事只有⼀件,但为了达成某种效果,⽽使 ⽤不同的⼿段,反反复复讲好⼏遍,我称之为“三番两次”创作法

。 “三番两次”这个词指的是多次、屡次的意思,不管从哪个⾓度 看,都平凡不起眼,但到了优秀的⼩说家⼿⾥,它却变成了妙⽤⽆穷 的创作技巧。

三十二、留⽩ :消失的时间。

不管事实的真相是哪⼀个,都不能说出⼝,因为⼀旦有 了正确解答之后,⼩说必然往下坠落。届时,⼩说⾥⽇⽇夜夜折磨叙 事者、困惑读者的谜团全部都会烟消云散,故事瞬间简化 成⼀副⼿镣脚铐,谁犯了错,谁就关进⼤牢接受惩罚,没什么好说 的。

当故事决定不再折磨它的读者时,就完完全全失去了魔⼒。失去 魔⼒的故事,将退化成⼀则极⼩⽽明确的结案报告,纯粹就只是天理 昭彰、报应不爽罢了,它将永远⽆缘变成⼀部⽆边⽆际的⽂学作品。

⼩说《漂泊的湖》:地震、妻子和小男孩谁杀死了哈勇?

三十三、附会杀⼈: ⽤恐怖的传说来装饰⼫体。

像这⼀类穿凿附会,利⽤传说(或童谣)来故布疑阵 的杀⼈⼿法,⼜叫“附会杀⼈”。表⾯上看起来,附会杀⼈是凶⼿的诡 计,但我却常常觉得这其实是作者的阴谋,因为它的好处实在太多 了,除了可以把故事张⼒拉到伤脑筋(脑⾎管破裂)之外,也可以误 导⼀些笨侦探(或读者)的办案⽅向。

⽤鲜⾎来装饰⼫体实在太⽼套了,⽤恐怖的传说来装饰⼫体,才 能带给读者⽆边⽆际的想象。在阅读的世界⾥,恐怖从来不是看⻅ 的,⽽是想象⽽来的。

《巴斯克维尔的猎⽝》:夜里沼泽地里幽灵犬杀人事件。

三十四、因果 :有各种可能性的⼩说。

村上春树小说《国境以南太阳以⻄》:“忽然啪的⼀声断掉死去”→动机不明:“太阳之⻄”→⽬的不明。

小说《离家少年》作者巧妙地设计了⼀个“空 ⽩”的动机和⽬的地(离开的动机→⾝后嘈杂的⼀切”→象征了□□; 前往的⽬的地→“即将消失的⼣阳”→象征了□□),好让每个读者都 能依照⾃⼰的⽣命经验,填⼊只有读者⾃⼰知道,并且满意得不得了 的答案。

正因为《离家少年》这篇⼩说的因果关系微弱,所以读者才有机 会坐上机⻓的位置,当起故事的驾驶员,将⼩说的机头往上拉起,想 象各式各样的可能性。

三十五、⿊暗之⼼ :⼀切都是罗⽣门。

罗⽣门是⽤来⽐喻对同⼀件事, 因⽴场不同⽽说出不同的事实。

⼩说《⽵林 中》的关键核⼼:“扭曲的名誉⼤于现实的责罚”。

三十六、⿊暗之⼼: 看不⻅的第三个河岸。

⼩说《第三个河 岸》:我们将⽗亲与⼉⼦各⾃“出乎常情”的事件详列如下: ⼀、⽗亲因为,所以⾃我放逐到河⾥。 ⼆、⼉⼦因为背叛了⽗亲,所以□□。

⼤部分的时候,他 们会说服⾃⼰“那不是罪,⽽是⼈性的弱点”,但在某些神秘的时刻, 他们会低下头,伸出双⼿,放弃抵抗。 于是,⽗亲⾃我放逐到河流中间。⾄于⼉⼦,他已经许诺给“沙 漠”了,只不过那个神秘的时刻⽬前还没到。

三十七、⿊暗之⼼ :完全不可能的孔雀。

小说《孔雀》:那不是撕裂,⽽是把“美与毁灭”⾁感地结合。

这本书通过 37 个主题拆解超过 37 篇⼩说范例,⼀⼀将之剖析并 借以作为锻炼书写技艺的试⾦⽯。通过拆解⼩说写作⼿法的各种技艺, 在这些技艺解密的架构上,试图去逼近、抵达或揭露⼩说书写 技巧之外的事。也传达了⼀项信息:”⼩说技术不怕⼈学 不怕⼈偷。“


作者:陌小诺,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文字思考人生,听风耳语,偶有顿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赚万贯钱,用有限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摘抄|《小说课1》许荣哲 01-05

    自序- 折磨读者的秘密 马尔克斯说得极好,每篇好小说都是这个事件的一个谜。有了谜,就带来了折磨 1-人物无边无际的...

  • 《小说课》:兼具艺术与哲学深度的写作干货书

    马尔克斯说:每篇好小说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谜。 如果每篇好小说都是谜,那么《小说课》这本写作书就是教你解谜的方法。 ...

  • 清风徐来(四)

    有位作家曾说,每篇好的小说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谜。有了谜,就带来了折磨。 苏琦想说,而你,就是我的谜!让我一直在解谜...

  • 许荣哲的小说课

    这周读的书是《小说课1-折磨读者的秘密》,作者许荣哲。 折磨是好是坏? 许荣哲先生在书中提到: 聪慧的读者选择好的...

  • 读《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有感

    这本《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当我拿到手的时候,翻看书,看到的是献给女三三,我想这本书肯定也是作者付出了很多的心...

  • 书评6《小说课之折磨读者的秘密》

    书评6《小说课之折磨读者的秘密》 原来,学写小说和读小说,一样有趣。 常常读书,读到一些地方就觉得莫名奇妙,读不懂...

  • 《小说课:偷故事的人》读后感

    作家李洛克评价到:如果说《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是九阳神功,那么《小说课:偷故事的人》便是乾坤大挪移,熟读这...

  • 《小说课1》折磨读者的秘密

    写小说最重要的三要素是人物、场景与对话。 001【写人物】 写人物分为写外在面貌(长相)和内在面貌(性格),且性格...

  • 《小说课 折磨读者的秘密》笔记

    喜马拉雅是用听的方式来接受一本书,这样对眼睛就没那么多伤害了,而且接受起来也有趣了很多,好赞!推荐给更多的人使用...

  • 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一)

    如何才能折磨你的读者?小说永远是谜,猜不透,琢磨不定就好了。初学者的毛病写出来的全是“两个面目模糊的人在一个空旷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每篇好⼩说都是这个世界的⼀个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em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