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刘勃《国学课》中关于魏晋名士的讲解,本来觉得国学课该是一些故纸堆中无趣的历史,现在感觉蛮有意思,因为从中可以看到历史上不同人的选择和他们的生活,
最大的感触是历史是由一段段个性鲜活的人生组成,历史学就是人学。
然都生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社会大环境一样,但竹林七贤中每个人的选择不同,导致他们的人生也不同。
嵇康代表了那个时代读书人宁折不弯的理想,年纪轻轻便被司马政权杀害。
阮籍则弯下了腰,寻求司马政权的庇护,但一辈子活得心惊胆战,最终郁郁而终。
山涛则是身在黑暗心向光明的人,他虽然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但做官清廉、做人厚道,是实干之人。
而大多数魏晋名士的代表则是王戎,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他很聪明,最能看清形势,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不同突发情况,都有自己的应对之策,所以能活到最后。
从这几个人身上,我看到人生真的在于选择。这几个人都是志趣相投的朋友,同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大抵拥有类似的理想和抱负,但有人选择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理想,活成了所有人心中的一曲绝唱;有人却活得很现实,像墙头草一样奴颜媚骨;更有人在两者之间挣扎,活得半人半鬼。
其实历史总是在重演,现在的社会虽然社会环境比魏晋时期安定,可人们还是会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难解的问题,不同的人还是有不同的选择,一代又一代的人都还在重复那些历史,我们也没有比古人幸运多少。
谁不想长长久久地活着?但在屈辱地活着和洒脱地死去之间,人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许嵇康是真正的艺术家,对人性看得比较通透,他大概真心觉得一瞬间的绚烂比雌伏于人下更幸福。
这一段历史让我看到这么多聪明人的选择,不禁让我猜想自己的选择。我们的生活很平凡,很少有生死攸关、需要抉择的时刻,但只有到真正需要抉择的时候,才能知道自己内心深处的选择。
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愿意花费时间在那些追名逐利、纷纷扰扰的事情上,世界那么大,未知的东西那么多,令我感兴趣的事情更是不计其数,何必因为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浪费时间呢?
人生就是一场酣畅淋漓的体验,且行且珍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