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代文化
为什么中国的农民无法领导起义?

为什么中国的农民无法领导起义?

作者: 禾风知绿叶 | 来源:发表于2017-09-20 18:36 被阅读97次

我们如果去看那些自古以来那些有名的农民起义,就会发现不少有趣的东西,比如“农民起义”的领袖大多不是农民。而不少都是小吏、商人、以及一些贵族后代。至于农民基本很难见到,尤其是在土地里种地的农民。

那么为什么农民无法领导农民起义,为何大部分的农民起义都不是农民领导的呢?这其中必然有其内在的道理,以及其存在的必要性的。

为什么中国的农民无法领导起义?

农民之所以没有办法成为农民运动的领袖是有其必然性的。首先从农民这个职业来看的话,古代的农民常年在田间地头劳作,一辈子或许都是在几块固定的土地上劳作,活动范围大多都集中在自己村子里或者周围的几个地方,一辈子见过的人也就那么几个,生活经历极其单一。缺乏着广泛的社交网络与灵活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也几乎没有任何的组织能力,因为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决定了个人的单打独斗,也就难以在“起义军”起来的时候进行领导,胆小,没有魄力,同样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同样的,作为农民,没有任何的受教育机会,决定了他们文化水平的低下,基本上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导致他们无法阅读书籍,无法深入思考某些东西,也就根本无法意识到自己悲惨命运的原因,遇到煽动,更多的是情绪化或者跟风式的跟随。在起义后无法提出什么有效的方法或者政治方案,即使一开始聚集了一大批人,最后也难以发展壮大。

而与农民对比之下的小吏、商人们,他们不仅有一定的文化,同时见识宽广,有着农民没有的见识。有个说法,是两个农民聊天想象皇上的生活,一个说皇帝是用金锄头种地的,路边的粪都归皇帝捡;另一个说皇帝家门口有两个烧饼摊,每天都可以吃烧饼,而且不用付钱。这两个农民其实就是见识上的问题了,而对于这些有文化、有见识的小吏、商人来说,他们见过好的,同时了解真正的贵族生活究竟是怎样的,不会因为见识束缚自己。有些农民首领占领了一个县城就开始满足自身,不愿意更进步,原因就是见识低,文化低。

有文化、有见识当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熟悉朝廷的运作模式。当起义成了一定规模,他们知道应该要任用读书人治理,并且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是政权运转起来,同时制定自己的规则,使自己壮大起来。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规矩的军队一定比乱军好。因为明白规矩的好处,知道读书人的重要性,所以刘邦有了张良、萧何,朱元璋有了刘伯温、李善长,汉朝与明朝的成功是不无道理的。

民变的领袖其本意就是利用农民,探究自古以来的那些农民起义,我们可以发现的是,那些所谓的首领,所谓的领袖,起义的目标不是为了解放农民,为了农民利益着想。他们更多的其实是为了自己某种利益,或者干脆是借着起义混个朝廷的招安。

或许我们印象中那些“农民起义”刚起来的时候,都是打着“替天行道,为民造福的名义”,但是究其本质,大多人煽动农民起事的时候,更多是抱着荣华富贵去的,根本无所谓的为民谋利。

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宣布反抗秦国的时候,所宣传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这里可以看到,他们鼓动这些人造反的时候说的不是为了所谓的平分土地,推平赋税,而是以荣华富贵作为诱饵,进行一些鼓动。而被他们煽动的那些人也没有丝毫反对的意思,也没有建立新制度的愿望。他们所希望的更多是自己成为地主阶级,然后奴役农民,因而其本质是冒险的逐利行为。

东汉末年的黄巾暴动,是由于张角等几位“天师”煽动发起的,他们在长期的基层行动中,通过结合道家与阴阳家的思想,创立自己学说,从而聚集了一大批贫苦的农民。张角等人发起黄巾起义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自己的利益,为了推翻现有的统治,从而建立属于自己的王国,享受足够的荣华富贵。

唐朝晚期的黄巢、王仙芝都是大盐商,因走私贩盐而暴富。他们造反显然不是为生活所迫,也没有帮农民反抗地主的意思。

王仙芝、黄巢在造反途中曾多次向唐朝政府请降,如879年,黄巢上书,请求封他为广州节度使,但唐廷只同意给他一个四品小官,结果当然是没能谈妥。

朱元璋出身赤贫,自己没有土地耕种,连农民都不如。但是他投身“革命”的心思一点都不坚决。当同乡汤和来信要他一同投奔濠州郭子兴时,朱元璋去找朋友周德兴商量,周鼓励朱元璋参加。朱元璋依旧犹豫不决,直到皇觉寺被烧,他无处可去时,还是先去算了一卦后,才决定投奔郭子兴。

濠州当时五帅并立,按照吴晗《朱元璋传》的说法,“军粮摊派,孙德涯一伙主张当然该多派地主,贫苦农民连饭都吃不饱,再派粮不是要他们的命。郭子兴却有另一种主张,地主要少派些,横竖地面上只有数得出的几十家地主,派多了,地主吃不消,会逃跑。贫农小户,虽然油水少,但是人数多,一家派一点,汇总起来就是一个大数目。”后来朱元璋站到郭子兴一边,显然没有为农民反对地主的想法。

为什么中国的农民无法领导起义?

从上面的农民起义看出,那些领袖在运动成气势之后,为了团结更多的百姓和让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中来,往往打出“均分土地,平均财富”的口号。但是对于他们自己而言,其目标更多的是推翻旧有的封建王朝,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自己利益集团为核心的新王朝,实现自己集团的利益。至于所谓的均贫富根本就不可能,有也是他们自己集团内部的平均财富,至于广大的农民而言还是继续种地吧,继续为新王朝做贡献。

关于这些,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农民可以学会的,要么就是朴实,不想骗人,要么就是短视,想不到这么远。

所以小吏和商人能成事不是没有原因的。

相关文章

  • 为什么中国的农民无法领导起义?

    我们如果去看那些自古以来那些有名的农民起义,就会发现不少有趣的东西,比如“农民起义”的领袖大多不是农民。而不少都是...

  • 盘点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麾下大将

    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该起义由陈胜吴广领导,以下雨延期担心被斩为起义缘由。在大泽乡...

  • 1111:黄巢与朱元璋对比,为什么一个能成功,一个一败涂地。

    东汉末年张角领导黄巾军起义; 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黄巢起义; 元末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起义; 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起...

  • 《陈胜吴广起义,最终为何失败?》

    文|虹涛之间 说到农民起义,最早要追溯到秦朝。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要开始于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

  • 巾帼英雄之唐赛儿

    唐赛儿 明朝农民起义领袖。明初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起义中心在山东益都一带。唐赛儿(...

  • 农民起义是很难成功的

    按照历史书上讲,中国的首个农民起义应该是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是首个农民起义领袖。 陈胜却不是农民。陈胜,...

  • 陈胜吴广起义,陈胜称王后是怎样对待吴广的?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起农民领导的起义,陈胜喊出的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几乎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虽然这...

  • 刘邦项羽

    陈胜和吴广起义后,各地纷纷相应,农民起义像风暴一样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在南方会稽郡有一支起义队伍,领导者是项...

  • 农民起义

    中国封建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农民起义 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

  • 简读中国史

    【思考题打卡】第三周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中国式的农民起义,也是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农民起义是历史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中国的农民无法领导起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no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