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我远赴通利福尼亚州最东端,去跟一个生意伙伴谈长期合作,那是头一次和对方相约面基,我特意梳理了一下两家企业在方向上的契合点;希望能通过恳谈,发掘一些可以共享的资源。作为年龄相仿、发展阶段相近的青年同行,我认为相当有对谈的基础。
但是剧情的发展完全不同于我的预想。在我对共同理想慷慨陈词之时,被对方突然打断:“能不能捞着干货的说?咱们还是来谈谈价格吧。” 啊摔!说好的灵肉合一认真面基呢?大老远地把叫我来,只是想跟我压个价握个手?我前戏都做了!!
至今我还常以此事来反省自己,对方以效率为先,是很实在的,是铜钱眼儿里荡秋千的生意Style。当时我感到失落,是因为带着一整幅牌去,想打德州,对方却说,来,咱们比赛抽大小。
而这件事还诱导我去想一个更有趣问题:到底什么是干货?
《十二五规划》的时候,中央文件提出“干货”,是提倡党员工作要求真务实,不应有吹嘘的水分;后来,干货这个词,逐渐从菜市场的果脯/调料/海产摊,走向了各路写手的笔尖,近两年更成为公号文章标题的常客——《真·干货!必看!不容错过!相见恨晚!五分钟掌握,三招就拿下,一篇文章弄懂…》。
于是干货,变成了“实用性”的代名词,越能上手即用,就越干,干到氢元素和氧元素都不剩。它的反义不再是“吹嘘”,而是“没用”。
比方说,干货的兴起,就伴随着情怀的衰落,干货有用VS情怀无用,这一回合,湿漉漉的情怀败下阵来。
我也爱看干货,作者的漏勺,能把10本书捞成2000字,让我用5分钟的阅读,缓解掉一整周不学无术的焦虑。如果再有些“拿起来即可用”的技巧,那么这篇干货就更值得看了,让读者不但有满满的获得感,还能在实际工作中使出招数来嘚瑟一下。
两年前,我在某创业学习社群的分享会上,遇到了一个干货侠,无论什么行业的项目,他都能找到一套商业逻辑去总结;别人说出一个企业目前的难处,他马上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别人要是没理解他的思路,他就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啧”的一声。
-:我们公司是做有机蔬菜的,传统渠道毛利低,想朝互联网转型……
-:很好。这个项目是符合消费升级需求的…balabala…我给你三个建议,建立自媒体团队,做有社交属性的包装,主流电商平台拿流量,然后把用户沉淀到自己手里,再用大数据的方法分析他们…balabala…在线上宣传这个环节上,我告诉你5个渠道:XXXXX。
干货侠在会上大出风头,眉梢眼角都挂着优越感。议程间隙,我问他自己在做什么项目,他说:“等我判断好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两年后,也就是现在,他从京东离职,计划回到老东家小米。半年前喊我关注他的公众号,至今更新过7篇,在朋友圈里依旧趾高气扬好为人师,但也在吐槽别人的言语中透露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成为了站在鄙视链顶端的loser。
干货到底有什么陷阱?为什么吃过了很多干货,还是离想要的人生那么远?
我觉得有这么一些东西,可能是干货培训不了的:
1. 对应情怀和禀赋的选择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共情能力;无论是知识信息型干货,还是技能思路型干货,都难以帮助人获得这些能力。干货擅长服务于手段,让人学得快,但按图索骥解决不了目标上的迷茫,再多的方法论都拯救不了空虚的三观。
2. 阅历,和试错的直接经验,品行,毅力,以及胸怀;都有着干货难以触达的深度,那些潮湿的、长篇大论的文学作品却能窥见一二。二手散装经验,就像甘蔗,别人嚼过了,汁液都吮干了,再喂给你吃,还说是千年修炼的人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深虑必有浅忧;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有时候看似高效低解决了问题,实际上却是治标不治本,该疼的地方还是会反反复复地发病。
现代人工作压力普遍大,能抽出碎片时间学一点东西,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方便面也能填饱肚子嘛。但是正确认识干货的能量范围,避免唯干货论的陷阱,还是很有必要的。干面饼还需要热水来冲泡才最好吃,刚才提到的1和2,就是一壶壶热水吧。
舆论总围绕真相波动,就像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人们总在不断调试中接近真知,又在不断调试中偏离。
铁打的自媒体人,流水的热词,以前最有逼格的词“创业”,现在都没多少人爱说了。连地铁上乞讨扫码的,话术里都不提“创业”了。科科。
总之我认为自己仍是个湿人,不想爬山实用主义的河岸。不知是幸运还是傻。
http://mp.weixin.qq.com/s/fCRTqJHzj6ERO2XQBaVoCA
网友评论